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3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东江流域降水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广东省东江流域月降雨序列为例,在介绍相空间重构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混沌分析的主要定量指标:饱和关联维数D2和最大Lyapunov指数λ。得到该时间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D2=3.93,最小嵌入维数m=8,最佳嵌入滞时τ=3个月,最大Lyapunov指数λ=0.253。并且采用主分量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该序列具有混沌特性,指出该序列的预测时限不应超过4个月,对此结论则用ARMA(p,q)模型作了验证,为东江流域月降雨预测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2.
李国亮  赵军 《甘肃科技》2013,(21):30-32
利用CASA模型,结合地面气象资料估算了黑河流域上游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的变化及在复杂地形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和坡向对草地NPP的分布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3.
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文地貌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与枯水径流的关系,并作枯水流量频率分析计算,按地貌形态组合类型把流域分为喀斯特流域、喀斯特化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3种类型,初步建立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影响的回归方程并检验,揭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规律,为分析和预测枯水径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产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按自然流域划分子流域,用“Open books”方法将子流域概化分区,根据不同区域土壤侵蚀和产沙特点,应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具有物理成因的概念性产沙数学模型,用陕北桥沟小流域实测水沙资料验证,成果具有一定的精度.本模型能模拟泥沙的时空变化过程,因而,便于客观地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计算,可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或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65.
通过对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的回顾,全面总结该地区近年来区域环境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新进展。同时对该区环境考古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梳理,指出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即通过多学科、多手段对区域自然沉积地层和考古遗址地层的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环境考古综合集成研究:(1)建立区域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和环境演变序列;(2)通过典型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3)建立洪水灾变地层标志,提取地层洪水灾变事件信息;(4)探讨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演变的响应机制。研究将为探究安徽江淮流域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轨迹,揭示区域环境演变和古洪水事件对该区人地关系的影响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66.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 《海峡科学》2008,(6):33-33,32
根据流域综合规划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进行分析,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点,为编制工作方案和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7.
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m雪芯,顶部13m的δ^1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首次揭示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而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雪芯资料表明,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明显减少,说明整个Lambert冰川流域20世纪4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同时研究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稳定同位素比率和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8.
针对实测径流资料较缺乏的漠阳江流域, 通过流域水文模型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拟各支流和子流域详细的径流时空特征, 利用一维稳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1) 在漠阳江流域, HSPF模型对年与月径流模拟的相对误差小于15%, Nash-Sutcliffe系数大于0.9; 水质模型的相对误差在 10%左右, Nash-Sutcliffe 系数大于0.8; 2) 在90%, 50%和10%保证率下, 漠阳江流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16.45, 21.84和24.97 万t, 氨氮的环境容量分别为0.51, 0.88 万t 和1.14 万t; 受径流季节波动影响, 枯水期与丰水期季节水环境容量差异明显; 1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差最小, 6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差最大; 3) 空间分布上, 漠阳江干流流域承载力较大, 一级与二级支流的承载力较小。因此, 在水文资料缺乏的流域, 可基于HSPF模型模拟的水文条件, 开展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分析, 为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69.
本文对青海湖流域1961-2010年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气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最大达到0.40℃/10a;存在较为明显的4次增温期,特别是最近一次增温期,持续时间长,最大增幅达0.1℃/a.降水量虽然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存在三次明显的增多期,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8-1989年间.在季节变化上,气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尤其以冬季和秋季增温趋势最明显;降水的季节增幅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夏季,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9.3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表明青海湖流域目前正处于增温增湿阶段.  相似文献   
270.
多介质逸度模型研究鄱阳湖流域p,p'-DD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aPL3模型(Version 3.00)计算了该区域p,p’-DDT通过大气和水体的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同时得出p,p’-DDT在水和大气环境中的持续时间以及在各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最终的相间分配结果。结果表明,鄱阳湖中p,p’-DDT通过大气的LRTP为385.6 km~678.7 km,均值为503.3 km,停留时间为1 761 d;通过水体的LRTP为24 395.7 km~184 154.3 km,均值为37 881 km,停留时间为1 173 d。土壤和沉积物相是鄱阳湖流域p,p’-DDT最大的汇,该区域最主要的界面迁移过程是气-植被界面、气-土壤界面、水-沉积物界面的扩散和沉降,植被的吸收、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是鄱阳湖流域p,p’-DDT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