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8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系统科学   246篇
丛书文集   226篇
教育与普及   1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89篇
综合类   726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液压管道的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即先采用左,右复模态分析方法建立管道结构模型和用频率相关摩擦模型建立液体模型,再引入模态综合理论综合结构模型和液体动态模型,在复数域中建立液-固耦合振动模型,且提出模态综合法的要点,由数值例子说明此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招阳  魏庆朝  时瑾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1):5783-5786
应用桥梁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和电磁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高速常导磁浮交通车-梁-墩体系动力分析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求解了大规模非线性耦合动力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线路条件进行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检算,得到了曲线地段车辆及梁墩体系动力响应基本规律.该部分的研究为制订合理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编制了有限元及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计算程序,利用其分析了广西源口拱坝在有限域及无限域地基下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并与常规刚性地基下坝体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弹性地基下拱坝自振频率减小、动位移最大值增大;2.耦合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显著的经济性,是工程应用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jj耦合g因子     
本文从矢量模型出发,导出纯jj耦合下g因子表达式,并证明了当近似取gs=2时,该式等价于量子力学的g因子矩阵略去非对角元的结果,说明了矢量模型的近似程度。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介观耗散互感耦合电路的量子化方法,并在介观电路中电荷量子化的基础上给出了介观耗散互感耦合电路的库仑阻塞条件.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用于模拟方向耦合器的显式差分光束传播法(EFD-BPM),引用了一种用于模拟的三维差分格式,使用谐波分析法证明了其稳定条件,并以此格式进行了计算模拟方向耦合器的光耦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三峡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式升船机的双闭环调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和升船机各子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刚性子结构法形成了整体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与整体动力学模型耦合,采用Wilson-θ法求解瞬态响,对误载水深为+20cm,承船厢低点位置上向上启动运动的正常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草酸根桥联及草酰胺桥联双核铜(Ⅱ)体系的磁耦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磁中心的自旋布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二者之间为反铁磁耦合。而且,与磁中心相联的配体原子与磁中心具有相同符号的自旋布居,磁中心的自旋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HOMO中磁中心未成对电子的占据轨道之间对称性和能级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磁耦合强弱的关键。当对称性匹配时,改变桥联基团占据轨道的能级,例如通过改变桥接原子的电负性, 即可改变磁耦合作用的强度,电负性愈低,磁耦全作用愈强。当对称性不匹配时,体系中存在较弱的磁耦合。  相似文献   
20.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