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21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309篇
教育与普及   6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665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本研究用三点弯曲实验测定了铝含量为43at·%~56at·%的Ti-Al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成分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变形亚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成分合金的微观组织可将其分成三类,即:γ-TiAl单相组织(52at·%~56at·%Al);双态组织(46at·%~50at·%Al)和全片层结构晶粒组织(43at·%~46at·%Al),其中以具有细晶双态组织的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本文从微观组织结构和变形位错组态的变化,探讨了合金成分对TiAl基有序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2.
从能量角度分析氢化物与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及其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薄带的成型过程和影响薄带质量的工艺参数。提出了熔体在喷嘴处进行层流流动的经验关系式,给出了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薄带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5.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碱土金属化合物品格能的新方法——离子贡献法。该方法只需本文提供的离子贡献值即可计算得到晶格能,而不需要任何实验数据。对碱土金属氧化物、卤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十九类75种化合物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0.79%,小于目前已有的所有方法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固体碱土金属化合物熵的新方法-离子贡献法,把熵表示为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熵贡献的代数和,对大量化合物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精度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离子交换两种方法,对全氟磺酸树脂中空纤维膜的离子交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离子交换过程中,膜的交换能力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一平衡值;金属离子的种类对膜的交换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动态离子交换过程中,膜的交换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测定了静态和动态交换过程中的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58.
以La(NO3)3·6H2O、(NH4)2Fe(SO4)2和Fe2O3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利用固-液界面法制备稀土铁酸盐超细粉末———铁酸镧.对产物进行部分物理测试,分别测定其全铁、亚铁离子含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其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产物为均匀的圆球状纳米微粒,平均粒径76.0nm,反应中没有经过中间化合物,而是在固液界面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59.
氮化碳薄膜的制备及C-N/CuInSe_2/Si异质结光伏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之斌 《科学通报》1995,40(21):1969-1969
新材料氮化碳薄膜具有超强硬度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89年,Liu等从理论上预测人工合成具有β-C_3N_4结构的氮化碳材料的可能性,该材料有很大体变模量B,使其具有超强硬度等特性,极有可能在光电、磁、机械工业等领域获重要的应用,但合成工艺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直到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Niu等报道采用激光束蒸发石墨加氮离子束源工艺合成出氮化碳薄膜,该方法回避了等离子工艺过程的热动力学平衡及限制,显然只可作为人工合成预测的新材料的原理性方法而无法实用.我们从1988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仲丁醇、水、碳四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确定了气相色谱柱及其分析该系统时的条件,测定了成份分析的校正因子,为仲丁醇、水、碳四烃三元体系的高压液液相平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也为生产过程中的分析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