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5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u(Ⅱ)-邻-N-水杨醛烯基苯酚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合成的邻-N-水杨醛烯基苯酚和咪唑为配体,与Cu( )离子自组装形成配合物Cu(C13H9NO2)(C3H4N2).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a=0.93944(1.4)nm,b=1.7579(0.3)nm,c=1.8261(0.3)nm,V=3.0158(8)nm3,Mr=342.84,Z=4,ρcalc=1.510mg/m3,R1=0.0641,wR2=0.1357.在配合物结构中,三齿Schiff碱配体中的两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和咪唑的一个氮原子分别与铜( )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配合物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堆积超分子结构.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配体共轭体系在配位后扩大了共轭面,从而使波长红移,刚性面的增加使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62.
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碱配体并采用常规法和模板法合成了其双核Cu(II)配合物.运用红外、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元素分析、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率等测试方法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其组成和结构,讨论了结构与性质关系,并提出了提高反应产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一种在HNO3介质中,用KMnO4氧化MnCl2,并通过添加Bi(NO3),制备可充碱锰电池正极材料MnO2的方法.多次破坏性全充全放循环检测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MnO2作为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寿命.放电试验进一步表明,Bi的加入改变了MrO2的结构,提高了稳定性,使MrO2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深度放电条件下显出良好的可充性.  相似文献   
64.
65.
铜镉渣浸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镉渣溶解浸出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金属元素浸取速度和回收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铜镉渣粒径、浸取温度、硫酸浓度、搅拌速度等条件的研究,找到了最佳酸浸条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Zn、Cd、Cu等金属元素的总浸出率可达到98.5%.  相似文献   
66.
在低热固相条件下,由邻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合成了Schiff碱配体--邻香兰素缩对甲苯胺(HL,C15H15NO2);用该配体与醋酸铜晶体(Cu(Ac)2·H2O)反应制得了配合物.用元素分析、Ⅹ-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uL2,并推断了其结构,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7.
浮选药剂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丁基醚醇、乙基黄药和丁胺黑药3种浮选药剂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脱药和不脱药的铁闪锌矿精矿细菌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4×10-4 mol/L的丁基醚醇、乙基黄药、丁胺黑药,氧化34 h后,使9 K液体培养基中的Fe2 质量浓度由4.03 g/L分别增加至4.64 g/L, 4.77 g/L和5.91 g/L;浸出35 d后,精矿中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2%和61%,这进一步验证了浮选药剂(丁基醚醇、乙基黄药)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小檗碱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能与小檗碱互相作用的核酸片段,旨在开发新型遗传元件并拓展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经8轮实验从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出4条能与小檗碱高度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对其中两条重现性较好的适配体进行结构模拟分析表明,适配体序列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且多形成茎环及G-四链体结构。亲和力测定结果显示,其中的2条核酸适配体与小檗碱作用的解离常数Kd都处于nmol级,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适配体S1的Kd值最小,仅为523 nmol/L,与小檗碱亲和力最大。  相似文献   
69.
将不同配比的高黏度聚丙烯与低黏度聚丙烯共混制备高低黏度树脂混配基体,旋转流变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共混体系的黏度。以高低黏度聚丙烯共混物为热塑树脂基体,采用熔融浸渍方法制备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热塑预浸带。研究发现随着低黏度聚丙烯含量的增加,热塑树脂基体的加工性能明显提高,预浸带制品的孔隙率及纤维断裂率逐渐降低。将各组预浸带模压成型后进行力学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使层压板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出现小幅度下降,而对冲击强度基本无影响。结合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低黏度聚丙烯质量分数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0.
滨海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主要由潮汐作用决定,在潮汐沿高程梯度的运动中形成了种子流。滨海围垦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盐沼湿地的潮汐作用,进而造成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的变化。本研究对不同高程盐沼湿地的种子流通量进行调查,阐明了潮流干扰下盐沼湿地中植物种子扩散模式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发现在潮流驱动下,低位盐沼和中位盐沼的种子将会向海陆两端迁移,低位盐沼上部是重要的种子源区,中位盐沼下部成为了种子汇区。而高位盐沼的围垦活动将会改变盐地碱蓬种子扩散模式。中位盐沼下部的种子扩散模式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围垦活动占据或破坏高位盐沼之后,中位盐沼下部将由种子的汇区变为源区,大量的种子净流出将给该区域盐地碱蓬定植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