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5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水杨酸与六次甲基四胺反应合成3-醛基水杨酸,并使其与苯肼、氨基硫脲以及二氨基硫脲等反应合成多种Schiff碱。对上述反应条件及产物分离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上述产物的部分物理性质,并通过熔点测试、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上述Schiff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证明,所合成产物即为所需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通过实时定量PCR观察PAMD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 COX-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AMD各剂量组均能下调COX-2 mRNA的表达,其中PAMD(20)剂量组下调COX-2的作用有统计学差异,且优于阳性对照组.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COX-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在制备铝合金低倍检验试样时,要预先对试样进行碱蚀。碱蚀过程中,碱蚀槽中的碱蚀液与铝合金试样反应产生白色铝盐沉淀。这些沉淀经过静置沉淀后,形成密实、坚硬的块状结垢,紧附于碱蚀槽壁和槽底,给碱蚀槽清理维护带来很大困难。而在碱蚀过程中按比例加入酒石酸盐后,可以改变结垢的性状,方便对碱蚀槽进行清理维护。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新疆某铜矿矿石性质特点,分别进行不同方案酸浸小型试验。推荐堆浸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堆浸铜浸出速度较快,同样粒度情况下铜浸出率较高、耗酸低、铁浸出率也较低,且细泥产生的干扰也小。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分析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传统工艺,发现用酸水作溶剂是造成得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用甲醇加热提取的新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具体的工艺过程。新工艺的具体操作是:用甲醇加热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提取物溶解于少量水中,再直接盐析,最佳的盐析条件是加入盐的浓度为25%,重结晶后小檗碱的得率可达1.04%。  相似文献   
106.
科技要闻     
建立检测单碱基多态性方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董绍俊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化学法,通过血红素与石墨烯之间π-π相互作用合成了血红素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杂  相似文献   
107.
夏天的郊外,常常能看见水牛把身体浸在水里,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8.
陈礼林 《科技资讯》2009,(21):98-99
对连续热镀锌钢板生产中锌液中各成分的反应原理及锌渣的产生原因进行用速,并依据原理采用吹气法工艺进行除渣。  相似文献   
109.
双希夫碱镍(Ⅱ) 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乙二胺合镍(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用分子轨道理论的近似方法(CNDO/2)分析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分子轨道,阐明了红外光谱中C=N和N-O振动峰的移动和它的成键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碱软硬度算式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从Pearson于1963年提出酸碱软硬度的概念以来,软硬酸碱原理在化学现象中的定性解释因极为简便而得到广泛运用,涉及到与化学相关的所有领域。然而,软硬酸碱的概念仅建立在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未上升到理论高度。即便国内外均做了不少工作,但在酸碱软硬度这个键参数的定量方面仍未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