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通过针刀治疗屈指腱狭窄性腱鞘炎1667例体会探讨治疗原理;方法:应用针刀治疗1.拇指治疗2.其余四指的治疗;结果: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达100%,无一例并发症;结论:针刀治疗屈指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李克宾 《科技信息》2012,(34):357-357,359
目的:通过对腰背屈伸运动时一系列肌肉特征参数值的测试和分析,探讨和研究等速运动状态下躯干屈伸动作时屈伸肌的力学特征。结果:(1)等速向心运动时,伸肌的峰值力矩值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屈肌峰值力矩值未见规律性的变化;屈、伸肌的峰值力矩比随角速度的加快而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由此看出运动队力量训练进行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3.
《广西科学》2004,11(3):235-235
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疫苗 ,这个疫苗是针对一种引起髓膜炎的细菌的。这一合成碳水化合物疫苗的成功显示 ,有了合成碳水化合物的生产 ,人们也许能较廉价和容易地制造针对其它细菌疾病的疫苗。文章作者报告说 ,这个疫苗和靠从细菌采集碳水化合物制造的传统疫苗效果一样。专家们评价这是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并经临床评估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疫苗。他们描述了用一个来自 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合成碳水化合物抗原批量成产和评估疫苗的过程。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制造疫苗  相似文献   
74.
汪玉良 《甘肃科技》2004,20(7):133-133,132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与关节疾患,既往手术后矫形复发率高,效果不理想,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难题之一。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经过五年多的临床实践,应用SM预防术后粘连的特性,对43例不同部位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药物预防,早期主动活动及CMP活动,26例关节周围的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病人中除4例复发,功能不良外,其余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优良率为84.6%;17例四肢骨干骨化性肌炎的病例治疗后,术后10例复发,症性,体征无改善,治疗优良率仅为41.2%。治疗结果表明创伤性骨化肌炎术后应用SM、药物预防、单剂量照射.早期主动活动是防止术后复发与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76.
DMD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及青少年一种遗传性疾病,对8例DMD肌肉标本的研究发现,正常肌肉中能与膜结合的NOS活性较高,而DMD肌肉中几乎没有膜结合NDS活性;但两者肌肉中的可溶性NOS的活性均较高。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梁色我们首次发现DMD肌肉细胞中有弥漫性iNOS的高表达,而正常仙肉中仅不微量高度局限化的iNOS表达。据此,提出DMD瓣进行性损伤机制可能与iNOS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77.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神经肌肉活动发放的生物电信号。本文从信号产生的根源出发,建立FIR模型,该模型的输入为信号源是不可测的,为了克服该不足本文提出采用盲辨识的方法辨识模型系数,以该系数作为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对6种手势动作识别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运算量小,分类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微毛诃子树皮醇提取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在体肠肌的影响,并且观察其对豚鼠离体肠肌的影响。方法:按Bliss法设计实验,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5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测定微毛诃子提取液对小鼠的LD50;采用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药物对在体肠肌的影响;以豚鼠离体肠肌收缩幅度、张力为指标,采用离体标本运动实验法观察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对豚鼠离体肠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微毛诃子树皮提取液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5.69 g/kg,LD50的95%的可信限为4.60~7.05 g/kg;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液对小鼠在体肠肌和豚鼠离体肠肌都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组胺对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液的抑制作用具有拮抗作用。结论: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肠肌的收缩,且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组织胺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79.
笔者运用 Ariel 动作解析系统、KISTLER 三维测力台、NORAXON 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分别对武术套路中的仰身平衡和燕式平衡两个典型的平衡动作进行了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生理学分析,发现:1)A 组 COP 在 AP、ML 方向上的最大动摇径、平均速度、动摇轨迹总长度和动摇轨迹包络面积均小 B 组(P <0.01);2)两组运动员完成平衡动作时,肌电百分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 <0.05);3)A 组平衡动作摆动腿 Y轴方向上速度变化显著,B 组在完成平衡动作时,摆动腿、在 X、Z 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变化变化显著.结论:1)仰身平衡动作,需摆动腿积极前伸,燕式平衡需小腿的主动的向后蹬伸;2)身体重心前后左右晃动幅度、轨迹长度、晃动面积能准确地反映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稳定性,而且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也能显示平衡稳定性,因此这两指标可以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评价和选材的参考指标;3)这两个平衡动作,不仅需要训练腰、腹和背部大肌肉群的力量,还要有所侧重地加强支撑腿半腱肌、胫骨前肌和摆动腿的股直肌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80.
基于无线体域网中多生理信号驾驶疲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理信号的无线测量设备实现了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肌电信号和呼吸信号的采集,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驾驶员的疲劳检测.首先分别计算三个生理信号的近似熵并将其作为疲劳检测的特征参数,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对特征参数进行降维优化处理,同时对原始特征参数和分析后的主成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优化处理后的特征参数利用回归方程建立驾驶疲劳估计模型.最后通过交叉验证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并使用数据融合方法给出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检测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