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考察低温醇解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本文以TiCl4为原料,采用低温正丁醇醇解法制备Bi掺杂的光催化剂TiO2.在紫外光照和太阳光照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物研究不同铋掺杂量二氧化钛样品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Bi2O3/TiO2的摩尔百分比为0.25%、醇解时间为8 h时,TiO2在紫外光下...  相似文献   
42.
杜宝邦 《科技信息》2013,(2):421-421
本文针对我矿原来对强力胶带接头硫化过程中存在硫化平台搭建和拆除繁琐、硫化加热、加压控制不准确以及采用电加热不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矿用蒸汽胶带硫化机方案进行硫化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为了对硫化矿石自燃灾害进行客观、有效地分析,找出引发矿石自燃的致灾因子及其相互影响关系,引入脆性理论研究硫化矿石自燃灾害.根据硫化矿石自燃分别与致灾系统和孕灾系统的脆性联系,建立矿石自燃灾害脆性关联分析模型,并依据自燃矿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矿井地下开采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脆性因子.最后以某高硫矿为例,计算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与其致灾系统、孕灾系统间的脆性联系熵值和波动熵.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与其致灾系统、孕灾系统间的脆性联系熵分别为-0.220 7±0.0811和-0.1301±0.218 7;波动熵分别为0.151 9和0.319 8.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井下孕灾环境是构成矿石自燃承灾系统脆性的根本原因;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降低矿石损失率、减少堆积时间及改善通风条件等是控制矿山自燃灾害事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应用一步法合成配合物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DBC).通过IR、13C-NMR、元素分析EA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符合目标物SDBC的组成与结构,其配位数n=3;DSC测定SDBC的熔点为73℃,熔程较短,纯度较高;TGA表明SDBC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高于220℃时,它有个明显的热失重区域.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5%Al、10%Al对Fe-25Cr合金在H2S-H2平衡混合气氛中700~900℃下高温硫化腐蚀行为。发现加Al能显著降低Fe-25Cr合金的硫化速度并改变其硫化层的形貌、成分及结构。加Al合金的硫化动力学在孕育期后遵从抛物线规律。综合反应动力学、硫化层结构和成分分析。提出了Fe-Cr-Al合金的硫化机理。  相似文献   
46.
对白银火山硫化矿床及外围历年来应用的电法、电磁法、重力、磁法等各种物探方法找矿的有效性及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物探方法的间接找矿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指出,物探方法在今后找矿工作中科学地选择、合理地组合是排除地质干扰、提高找矿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7.
采用真空高温反应,自然降温冷却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在Li2S-SiO2体系中制备出了玻璃。对玻璃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确定了玻璃形成范围,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玻璃中硫元素的化学环境(原子价态)分析;用差热分析(DTA)技术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48.
银夹板对Bi(2223)厚膜载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河 《科学通报》1994,39(11):986-986
对Bi系高温超导体,使用银包套的方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银包套带材样品在4.2K下能在很高的外加磁场(>25T)超导地通过10~5A/cm~2电流,因而银将可能作为这类超导体应用的稳定基材.但在 Bi(2223)银包套带材的性能测量中,电流引线和电压引线是直接焊在银包套上的,由于银的电导率约为Bi(2223)相a-b面正常态电导率的10~(-3),因此银基体构成电流通路,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研究银包套对样品性能的影响文章报道很少.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银包套对样品传输电流特性测量的影响,我们分别测量了银夹板厚膜以及由其制成的裸膜样品在零场下的R-T曲线、J_c-T曲线和磁场平行和垂直于c-轴情况下的J_c-H曲线.  相似文献   
49.
许亮 《科学通报》1994,39(20):1845-1845
从1987年以来,人们对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作了大量的核磁共振(NMR)测量,主要集中在Y系123相的单晶和磁取向样品上.发现这类超导体不能用传统的Fermi液体物理图象来理解其在正常态的NMR行为,以及在超导态时表现出非常规电声配对机制.由此引出的分析和讨论都对各种理论模型作了实验上的限制.由于Bi系氧化物超导体存在调制结构,在化学均匀性和单相性方面都比Y系差.这样每个晶格位置的化学环境有很大的分布,会引起NMR谱线的增宽.这种材料本征结构上的特点限制了它的NMR研究,特别是Bi系2223相,因为单相样品难于得到,有关这种材料中铜的NMR研究至今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50.
作者研究了纯钼、纯铌和钼-铌合金的硫化过程速率和硫化层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组成合金的硫化速率,确定出了抗硫化性最强的合金组成.同时还对Mo50%Nb合金的硫化动力学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