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低碳高硫易切钢中MnS夹杂物形貌、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高硫易切钢中MnS夹杂的形状和分布,对易切钢的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用实验方法分析MnS夹杂物的形状和分布,从而了解和掌握其对易切钢性能的影响,对机构加工的工艺和方法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报导了用改进的水溶液酸化沉淀法制备非晶态三硫化钼。并对该材料的导电特性、用作锂电池阴极材料的放电特性以及循环伏安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提出一种基于轮胎直压硫化工艺技术的轮胎硫化异步胀缩内模具设计方案。首先针对斜楔式内模具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尺寸较小、扁平比较大的异步胀缩伸缩方式轮胎硫化内模具,以205/40R17规格轮胎进行新内模设计,并结合不干涉条件和几何特性分析建立约束方程,确定了异步胀缩内模具的尺寸参数;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异步胀缩内模具的可靠性,对硫化压力状态下内模具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铀溶液初始pH、HCO-3质量浓度和硫化纳米零价铁(sulfidized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SnZVI)投加量对SnZVI去除铀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并通过SEM、XRD和XPS阐明SnZVI去除铀的机理。球形SnZVI颗粒直径为100~200 nm,比表面积为43.5 m2/g。SnZVI颗粒中含有Fe和FeS,且Fe(0)和Fe(Ⅱ)含量超过80%。SnZVI去除铀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加SnZVI投加量,反应后溶液中铀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但是pH升高及HCO-3质量浓度增加导致SnZVI去除铀的速率降低。SnZVI去除铀的负荷达到2 452.92 mg/g,且反应后颗粒中约85%的铀为U(IV)和U(V)。研究结果表明,SnZVI可通过表面官能团的吸附作用及Fe(0)的还原作用快速分离水溶液中的铀。  相似文献   
117.
以安徽省巢湖地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顶部的黑色泥页岩段及其产出的含鱼化石碳酸盐岩结核为研究对象, 综合岩相学、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和环境矿物学等分析手段, 探讨富有机质页岩中含鱼化石碳酸盐岩结核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地质环境指示意义。结核中心三维保存的鱼化石和较高的碳酸盐含量(80%)表明结核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 结核内部呈同心环状结构, 从中心至边缘, 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 硅质碎屑矿物增多并逐渐出现纹层, Fe和S含量升高、δ13C值增高、δ18O值降低和TOC含量逐渐增多等特征均表明结核为同心生长模式。对围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析结果表明, 结核形成于硫化还原环境。结核出现在斯密斯亚阶与斯帕斯亚阶界线(SSB)之下1 m处, 与界线层有机碳埋藏增加、碳同位素组成快速正漂移(δ13C = -1.3‰~1.9‰)和水体硫化还原事件吻合, 有潜力作为华南地区SSB的辅助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18.
蓝铜矿是一种重要的氧化铜矿物,采用常规的硫化–黄药浮选法回收蓝铜矿时浮选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微浮选试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eta电位、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检测研究了(NH4)3PO4和Na2S对蓝铜矿表面的强化硫化效果。微浮选试验表明,(NH4)3PO4和Na2S同时加入可提高蓝铜矿的可浮性;ToF-SIMS和XPS分析表明,与蓝铜矿–Na2S体系相比,(NH4)3PO4和Na2S处理后的蓝铜矿表面硫组分含量较高,Cu(I)组分含量也得到增加;硫化前采用(NH4)3PO4预处理后,蓝铜矿表面Zeta电位呈负偏移,且矿物表面的接触角增大,即(NH4)3PO4的加入增强了蓝铜矿表面的硫化,促进了黄药的吸附;FT-IR和UV–Vis分析表明,在蓝铜矿浮选过程中,(NH4)3PO4的加入增加了矿物表面黄药的有效吸附量,降低了黄药的使用量。因此,(NH4)3PO4有利于蓝铜矿的硫化浮选。  相似文献   
119.
王艾栓 《山西科技》2006,(3):119-121
文章主要介绍了聚氯酯筛板的性能及生产工艺过程和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20.
Based on the measured activities,the phase diagrams and the annexation principle,the calculating models of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for Ag-Bi and Ag-Bi-In melts have been formulated.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ith practice and obey the mass action law,showing that the models formulated can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melts.Meanwhile,it confirms that annexation principle is applicable to the Ag-Bi-In metallic melts.The melts involving eutectic which give rise to phase separation,and in which activcities exhibit positive deviation from Raoult‘s law is the basic cause of melts transforming from homogeneous to heterogeneous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