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丛书文集   192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0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究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对α-蒎烯与乙酸反应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正离子的形成速率决定于酸的种类浓度及强度,是副反应-α-蒎烯异构化的主要因素。而含硼合作化剂具有稳定碳正离子的作用增加较弱亲核试剂羧基与碳正离子发生酯化反应的机会,从而提高了乙酸正龙脑酯的收率。  相似文献   
62.
新型硫脲基磷酰胺酯类化合物对植物病毒的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德文  王惠林  周嘉  陈茹玉 《科学通报》1996,41(17):1572-1574
我们首次合成了硫脲基氮芥磷酰胺及其衍生物,并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为进一步了解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以寻找更高活性的抗植物病毒剂,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合成的硫脲基磷酰胺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取代基的偶极矩参数DP对活性有重要影响,并对新设计的13种化合物的抗TMV活性进行了大致的预测。  相似文献   
63.
用分光光度法对原儿茶酸甲酯、正丁酯、正辛酯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不为漆酶所喜爱的亲水性底物(原儿茶酸),经过适当疏水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反应性和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的漆酶催化反应都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阶段;酯基的存在不能保证底物顺利地氧化成相应邻醌,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64.
用TiO_2/SO_4~(2-)固体超强酸催化苯氧乙酸与烯丙醇的酯化反应,研究分析了反应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86.0%.  相似文献   
65.
2-(3-氨基苯砜基)乙醇硫酸氢酯在不同的条件下水解分别得到2-(3-氨基苯砜基)乙醇、3-乙烯砜基苯胺和2,2’-二(3-氨基苯砜基)乙醇等三个产物.反应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6.
以丙烯酸和十二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了丙烯酸十二酯。根据酯化试验数据所回归的方程经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及其各自变量都是显著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且艽。该回归方程在自变量的顺归范围内适用于丙烯酸与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酯化转化率的预测和控制上。  相似文献   
67.
dl-樟脑经氧化、氨化或经肟化、还原,分别制得双官能基的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5和1,7,7-三甲基-3-氨基双环[2.2.1]庚-2-醇9.化合物5和9分别与硫代磷酰二氯酯6发生关环反应,得到新型的多环硫代磷酰二胺酯7和硫代磷酰胺酯10.本文合成化合物714个;化合物1017个.这些化合物大都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草或植物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68.
以相转移催化法使2,3,4-三-O-乙酰基-1-溴-1-脱氧-α-D-葡萄糖醛酸甲酯与取代呋喃甲酸,取代苯甲酸反应,合成了八个糖酯类化合物,其中六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所证实,并初步测定了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9.
3-吗啉基-4-丁氧基-3-环丁烯二酮1与胺反应时,因胺的性质和反应条件不同会出现多种情况.一般情况下,酯基被胺解,胺基进入邻位如3和4.1,3-丙二胺、间氨基酚与1作用,除了胺解还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酰胺交换反应如6和7,后者胺基的位置也有变化.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与1的反应产物不是1,2-而是1,3-取代的方酰胺.  相似文献   
70.
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彩荣  张阿方 《河南科学》1997,15(3):287-290
以Hp型固体酸为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究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带水剂苯的用量,Hp型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等对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影响,找出了合成该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