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丛书文集   192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0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天然产物抑制剂,本文以SARS-CoV-2主蛋白酶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方法初步筛选出16个潜在抑制剂并进行体外酶活测试.其中,野黄岑素对SARS-CoV-2主蛋白酶的IC50为(10.79 ± 2.116 ) μmol/L,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SARS-CoV-2主蛋白酶的IC50为(2.104 ± 0.346) μmol/L.最后,将两种天然产物与主蛋白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野黄岑素与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结合时的复合物RMSD都在0.22 ?附近,说明两个天然产物与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结合较为稳定,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剂或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2.
3—己烯—1—醇及其酯类的合成和香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叶醇(cis-3-己烯-1-醇)及其异构体的实用合成路线。由顺反混合(或全反式)3-己烯-1-醇制备了一系列羧酸酯,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香气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新香料。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黄原酯棉富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痕量铅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简便、快速和准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2%,回收率在90%~108%之间  相似文献   
24.
在固体非酸催化剂作用下,使硬脂酸和乙二醇反应制取硬脂酸乙二醇酯。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的影响。在酸酶摩尔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1%的条件下,硬脂酸乙二醇酯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5.
纳米Al(OH)3干法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min、改性温度100~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性后无机粉体表面包覆有机基团,吸油值减小,团聚减弱,比表面积增加。改性Al(OH)3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阻燃效能提高,并保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6.
手性醇衍生的α-重氮苯乙酸酯与N-(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高度的化学产率制备手性的4-氧代-2,4-二苯基-丁酸酯,产物中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达到2:1.  相似文献   
27.
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对PET阻燃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分析(TGA)和热裂解色谱(PGC—MS)研究了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PAPP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作用机理。TGA结果表明PAPPP/PET(15/85)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37℃,550℃的热解残余量为26.8%,450℃~550℃的失重为23.3%,与纯PET相比,共混物的热解温度范围变宽,残余量增加,且在PET燃点附近的可燃性挥发气体的生成量降低,表现为凝聚相阻燃机理.PGC—MS分析表明,加入PAPPP对PET的热裂解模式有一定影响,在燃烧过程中伴有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28.
南极冰表面上ClONO2与Cl-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B3LYP和基组6-31G(d,p),对ClONO2+Cl-(H2O)nCl2+NO3-(H2O)n(n=0,1,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参与反应的水分子数n的增加,反应活化能垒降低.计算结果表明,在冰表面上,水一方面通过氢键的参与形成环形团簇复合物降低活化能;另一方面,水分子作为桥,辅助分子间质子发生迁移,加快反应进程,对反应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9.
采用微波消化测定煤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砷。用硝酸高压消解,然后用原子荧光仪测定。方法的检出限0.011ng/L,线性范围0~40ng/L,其回收率为90.95~104.25%。该方法简便了煤和土壤中砷的消化和测定,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30.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氮气保护下,研究了w=2%醋酸溶液中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共聚行为.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硝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180mol.L-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液浓度为0.1690mol.L-1,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0617mol.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可得到最大接枝率为70.4%.并通过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从而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改性壳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