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铜陵地区石炭系铁铜矿床的矿石组构组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铜陵地区主要铁铜矿床矿石组构研究表明,石炭系铁铜矿床中存在沉积成岩、热变质及热液充填、交代的矿石组构.结合矿石组分研究认为,铁、硫可能主要与石炭系有关,而铜质在原始沉积时较少,经后生变质改造,尤其是含矿热液的叠加再富集而成矿.该区存在两个系列,即沉积成岩-热变质系列(简称变质型)和热液充填交代系列(简称交代型)矿石,两个系列之矿物演化序列迥然不同,化学成分亦有明显差异。故认为铜陵地区石炭系铁铜(主)矿床属沉积成岩-(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2.
高天山  陈江峰  谢智  杨胜洪  喻刚 《科学通报》2004,49(16):1660-1666
山东省日照市胡家林石榴橄辉岩产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 其中的锆石主要为柱状和粒状(长/宽 = 1︰1.3~2.5), 晶型较好. 阴极发光(CL)和背散射(BSE)图像显示具岩浆成因的成分环带, Th/U比为0.99~2.81, 为岩浆成因的锆石特征. 14个点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析给出206Pb/238U年龄范围为207~223 Ma, 加权平均值为216±3 Ma, 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片折返过程中角闪岩相退变质的时代一致. 石榴橄辉岩在随超高压变质岩片折返过程中被携带到地壳环境, 受到来自超高压岩片内部释放的流体交代, 锆石U-Pb年龄记录了交代所形成的熔体结晶时代. 因此, 深俯冲大陆板块折返过程中的流体释放可能是其中锆石生长的重要流体来源.  相似文献   
63.
华南沟钨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钨矿床,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蚀变作用等成矿条件入手,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条件的完美耦合是该矿床形成的根本原因,因而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对于该区的地质找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皖北新元古代硅质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皖北新元古代倪园组中发现了硅质灰岩,其主要组分为方解石(90%)和石英(10%),呈白色团块状断续分布于灰质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寄主岩石中。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以较高的CaO和SiO2为特征,分别达到了85.34%和13.61%,稀土总量较低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Eu、较弱的Ce的正异常以及较高的Tb/Yb值和较低的Th/Sc值,Ba、(Cu+Pb+Zn)含量较高,且Al/(Al+Fe+Mn)值很低,是海底热液和海水混合作用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皖北新元古代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是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有关的Grenville造山期形成的处于拉张的弧后盆地,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对应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期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65.
在冀北异剥钙榴岩中首次确定钡冰长石.该钡冰长石仅分布在白旗和三道沟等地,为半自形-他形粒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研究显示,冀北异剥钙榴岩中存在有低温系列的钡冰长石,其BaO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为2.25%~6.70%.该钡冰长石的形成可能是钡交代作用的结果,钡的来源可能与热水成因的重晶石有关.  相似文献   
66.
采用快速砂浆棒法,通过延长养护时间,研究了硅灰、粉煤灰和Al2O3对碱硅酸反应(ASR)长期膨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硅灰在14d内能有效抑制ASR,但在更长龄期时是无效的;适量的Al2O3不仅在短期内能有效抑制ASR,而且在更长龄期时也是有效的。说明富含Al2O3的物质对ASR的长期抑制效果比硅质材料好。  相似文献   
67.
汪凯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689-13698
下扬子皖南地区下寒武统大陈岭组发育富有机质页岩,前期对该套页岩的关注和研究较为薄弱。为探索大陈岭组页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以该区页岩气探井WY1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测井资料,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手段,重点分析页岩岩石矿物组成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特征,讨论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大陈岭组页岩矿物组成以石英、黏土矿物为主,为生物成因硅质页岩,过量硅含量为33.77%~61.79%,占总硅质含量的46%~75%;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分布在2.27%~7.42%之间,平均值为4.06%,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eqv)为3.37%~5.53%,均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有机质严重碳化,测井电阻率普遍低于1 ?·m;发育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种孔隙空间类型,有机质孔隙较发育,但主要为孔径10~20 nm的小孔,有效孔隙度平均为1.25%;大陈岭组形成于深海至滞流浅海,自下而上水体滞留程度增强,整体处于贫氧—厌氧的古水体环境,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古生物繁盛,古生产力较高,生物Ba含量为1 738.15~5 687.74 ug/g,平均值为3 309.63 ug/g,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保存;皖南地区大陈岭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具备页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深化过热演化程度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评价优选保存条件较好的稳定区,有望实现勘探新突破。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黔北官坝—革木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硅质沉积物(硅质岩、硅质灰岩)特征及其成因,对硅质沉积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其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官坝剖面硅质岩SiO2含量在90.95% ~ 93.98%,Al2O3含量在0.46% ~ 0.94%;申家寨剖面硅质灰岩SiO2含量在39.18% ~ 63.55%,Al2O3含量在0.49% ~ 0.82%,CaO含量在18.44% ~ 29.81%;硅质沉积物常量元素Al / (Al + Fe + Mn)在0.18 ~ 0.43之间,Al / (Al + Fe)在0.18 ~ 0.44之间,U / Th在0.76 ~ 1.34之间、平均为1.07,ΣREE7.70 × 10-6 ~ 35.25 × 10-6,均指示硅质沉积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沉积物Ce / Ce*为0.72 ~ 0.87,呈负Ce异常,Eu / Eu*为1.10 ~ 1.41(PM315-DH1为0.98),呈正Eu异常,(La / Yb)N为1.02 ~ 5.45,平均为3.07,(La / Ce)N为1.25 ~ 1.60,平均为1.48,指示其形成于受陆源影响输入不明显的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区域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在黔北官坝—革木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硅质沉积物为热水成因,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69.
通过变质岩产状、矿物组合及组构特征、矿物间的交代关系、典型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化学等方面对原岩恢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丁家山铅锌矿区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变质岩均为副变质岩,其中石英云母系列变质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系列变质岩原岩为钙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富钙质岩类,而大理岩类的变质原岩为钙镁质沉积岩;丁家山铅锌矿为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加里东期区域变质的富钙质沉积岩与燕山期花岗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广泛存在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等非金属矿物与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物同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在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于城接触交代型铁矿进行野外地质踏勘及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阐述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对矿床的控矿作用及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并提出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