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硅烷偶联剂在有机胶粘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胶粘剂的应用已浸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在很多场合下,胶粘剂能有效地代替焊接、铆接、螺接和其它机械联接,为各生产战线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胶粘剂的性能及粘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界面性能,在粘接过程中为了在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获得一坚固的粘接界面层,常利用含有反应性基团的偶联剂与被粘物固体表面形成化学键来实现。可以用作偶联剂的物质有有机硅烷类、钛酸酯类、磷酸酯类以及某些有机酸等,其中又以硅烷偶联剂的应…  相似文献   
62.
硅橡胶表面硅烷反应几丁聚糖涂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氧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硅橡胶,在其表面引入羟基,然后利用硅烷偶联剂的硅烷反应,通过中间物戊二醛在硅橡胶表面制备了几丁聚糖涂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测试证实在硅橡胶表面成功制备了几丁聚糖涂层,表面接触角测试表明几丁聚糖涂层明显提高了硅橡胶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63.
硅烷偶联剂KBM602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二氯硅烷与烯丙基氯经硅氢加成,甲醇解,胺解三步反应,合成了硅偶联剂KBM602,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收率为50%。  相似文献   
64.
为了提高毛竹纳米纤维素的分散性及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结合性,以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分别以乙醇和甲苯为溶剂对毛竹纳米纤维素进行烷基化改性处理,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A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的羟基与硅烷偶联剂中的硅羟基之间发生了偶联反应,纳米纤维素的晶型未遭破坏,但是相对结晶度有所下降,烷基化改性后纳米纤维素表面的C和O原子数减少,即C原子与羟基中的O原子连接(C—OH)减少,且纳米纤维素表面羟基和硅烷偶联剂中的硅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以乙醇为溶剂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E-CNF)的烷基化效果优于以甲苯为溶剂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T-CNF)。  相似文献   
65.
用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S)对网状多孔陶瓷表面改性,改性陶瓷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采用X射线能谱法对改性后的陶瓷表面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EAPTS向陶瓷表面引入了氨基;对陶瓷表面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工艺条件为活化陶瓷的盐酸浓度2.5mol/L,改性剂AEAPTS质量分数15.0%,温度70℃,pH为4.5,反应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1 g陶瓷与改性剂的最大结合量为2.13 g。  相似文献   
66.
硅烷偶联剂A的水溶液喷涂于石料及水泥胶砂表面,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强度检验及黏附性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乳化沥青、普通沥青与石料及水泥胶砂界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A处理后的花岗岩、砂粉和水泥净浆粉末的红外图谱均存在明显的CH2吸收带,在表面形成了一层偶联层,此偶联层增强了它们和乳化沥青、普通沥青之间的黏接;将0.6%硅烷偶联剂A水溶液涂覆到水泥胶砂界面,再以乳化沥青和普通沥青连接试件,其28天抗折强度及28天抗拉强度可分别提高20%和60%;花岗岩石料浸泡硅烷偶联剂A水溶液后与乳化沥青的裹覆面积、与普通沥青的黏附级数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67.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在丁基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分别用红外光谱和XPS进行表征,测定大气和氨氛围下硫化胶的交联密度,研究硫化胶的物理交联密度和化学交联密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填充量的增加,总交联密度增大,当纳米二氧化硅填充量大于1.0%时,物理交联密度增大,化学交联密度开始减小,力学性能提高;当填充量提高至3.5%后,力学性能增至最大,随后开始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68.
将再生塑料颗粒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但随着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加,存在着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先增加后减小的缺陷.为了改善以上缺陷,首次用KH570型硅烷偶联剂处理ABS/PC塑料颗粒,将处理后的塑料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制成混凝土试件并测定其强度.结果表明,改性再生塑料颗粒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脆性破坏性能以及塑料颗粒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9.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茶皂素复合型膨胀阻燃剂(CTS-IFR)进行改性处理,并应用于阻燃涂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改性茶皂素膨胀阻燃剂(SMTS-IFR)的制备工艺,采用FTIR和SEM对改性阻燃剂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了其热解性能,并对含该改性阻燃剂的阻燃涂料(SMTS-IFRC)进行了阻燃性能及燃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阻燃剂制备的适宜条件为改性温度80℃,反应时间4h,硅烷偶联剂用量2.5%(质量分数);所制改性阻燃剂中硅烷偶联剂与阻燃剂被证实发生了反应,形成了良好包覆,分散均匀,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其高温残炭量明显增加;锥形量热试验结果表明,含该改性阻燃剂的阻燃涂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且改性阻燃剂涂料试样燃烧过程中的平均热释放速率为62.29kW/m2,总热释放量为52.66kJ/m2,平均有效燃烧热为11.31kJ/kg,平均质量损失速率为0.046 91g/s,较未改性的阻燃剂涂料,其阻燃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0.
修复体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在于获得优良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高强度陶瓷材料因具有优秀的理化性能、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及稳定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治疗.通过回顾新型陶瓷材料的理化特性、临床粘结标准操作流程,评估临床常用的高强度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各种粘结方法的粘结强度及耐久性,提出实现高强度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