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7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2727篇
教育与普及   6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38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1643篇
  2014年   3454篇
  2013年   3419篇
  2012年   4323篇
  2011年   5360篇
  2010年   6459篇
  2009年   7322篇
  2008年   6543篇
  2007年   6243篇
  2006年   3448篇
  2005年   2404篇
  2004年   2122篇
  2003年   2408篇
  2002年   2248篇
  2001年   1919篇
  2000年   1504篇
  1999年   1128篇
  1998年   799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融入教育改革的需要 ,依据创新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模式及课堂特点 ,体育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是 :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并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2.
写作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达性技能,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从加强英语基本功训练,培养写作兴趣,正确辅导学生练笔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3.
在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大学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案例教学法产生的原因、实施的要求和实施的步骤,并且对案例教学法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以求对大学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4.
儒家的教育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作为现代教育管理者应该吸取的重视人本因素,充分发挥第一个的作用,重视领导因素,“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取信于民”,充分发挥领导职能,着眠民族教育长远利益,解决好学校定位,教师评价及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真正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5.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马列德育部德育教研室,围绕育人环境,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以立足课堂,搞好搞活50分钟教学入手,课内课外结合,实行双向互动,发挥超出课堂有限空间的影响力的一些新思路、新做法。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校应积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等。  相似文献   
157.
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它是直观教学、视觉教学和听觉教学发展的结果,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高旅游地理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8.
搞好模拟法庭关键在于操作 ,而在操作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事先任课老师就要有完整而详细的操作方案 ,最重要的 ,是选案、选人和资料准备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从当前CAD教学现状入手,结合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详细阐述了架构CAD网络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互联网模式,设计出基于B/S结构的CAD网络教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60.
21世纪德育是素质型加道德教育,重在培养人的自律精神,强调理性主义和民主主义,扩大了传统教育的内涵并注重道德内涵的层次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行动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