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该文以2,3-二氢-1-茚酮、2,4-二氯苯甲醛及固体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固态无溶剂研磨反应制备2-(2,4-二氯苯亚甲基)-2,3-二氢-1-茚酮,通过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提纯产物。该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反应中不需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2.
机械研磨化学复合镀Ni-P-Al2O3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研磨化学复合镀工艺在模具锌合金表面获得Ni-P-Al2O3复合镀层,研究镀液成分、纳米Al2O3加入量和工艺条件对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次亚磷酸钠和纳米Al2O3在镀液中的含量均存在极限值,超过极限值后镀速开始下降;在镀液不发生分解时,pH值和温度的提高使镀速迅速上升;机械研磨使镀速显著减小,但玻璃球直径大小对镀速影响不大.优化工艺条件下镀速可达12~13μm/h,在此工艺下获得的镀层硬度高、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63.
采用锥形研磨法加工热等静压氮化硅(HIPSN)陶瓷球,分析了研磨压力、研磨转速以及研磨剂添加周期等研磨工艺参数与研磨效率的关系,研究如何提高金刚石研磨剂的利用率,降低研磨加工成本·研究表明,为了提高研磨效率、降低研磨成本,合理、稳定的研磨工艺应确定为:单球研磨压力6~8N;研磨转速450~800r/min;研磨剂的一次添加时间是60min左右·按照总结出的研磨工艺进行HIPSN陶瓷球的研磨加工,成品陶瓷球的表面粗糙度在0 01~0 02μm,球形误差在0 09~0 18μm范围内,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4.
为了解决传统磁性磨粒制备过程中磁性磨粒破碎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破碎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磨粒的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特斯拉仪以及激光粒度分布仪对磁性磨粒进行了表征及性能分析,对6061铝合金板进行磁性研磨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值和Rz值分别从0.528μm和4.99μm降低到0.194μm和1.65μm;可见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磁性磨粒无需破碎、分散均匀,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加工后,工件的表面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5.
磁性液体研磨加工小型零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磁性液体研磨的装置及工作原理,指出磁性液体的研磨是利用磁性液体的流动性和磁性来保持磨料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达到研磨光整工件的精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6.
陶瓷插芯是光纤连接器的关键部件,其市场需求正随着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广泛应用而不断扩大,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陶瓷烧结体,采用部分稳定氧化锆(PSZ)(Partially Stabilked Zirconia)作为插针材料。为了保证插芯对准时的可靠性以及获得低的插入损耗,对插针的精度和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主要介绍了一种对插针的坯体进行加工的加工方法(研磨抛光),研究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内孔加工质量(主要是粗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磁力研磨磁感应器工作间隙磁势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外圆磁力研磨磁感应器工作间隙磁势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了工作间隙磁势计算的重要性,因此,对磁感应器线圈的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8.
介绍微小凹球面的研磨加工原理及方法,着重分析加工过程中影响球面加工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微小凹球面研磨装置的设计制造及提高微小凹球面的研磨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9.
采用振动研磨的方法制备超微颗粒的理论研究表明,外力所作的功克服了材料的内聚力使材料发生局部变形,当局部应力超过临界剪切应力时产生断裂口,裂口的形成释放了物料内部的变形能,促使裂纹继续扩展形成新的表面,碰撞过程中振动能量转化为新生颗粒的表面能、热能和化学能.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研磨过程中固体颗粒于结构薄弱处发生塑性变形直至颗粒破碎,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颗粒不断细化,粒度分布趋于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可见,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均未改变,颗粒细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相产生.  相似文献   
170.
表面机械研磨316L不锈钢诱导表层纳米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μm深度形成高密度位错;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在距样品表面约50μm深度诱发了机械孪生,形成了片层状孪晶,并相互交割细化组织;最终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0μm的纳米层,表层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为10~30nm的双相组织(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 孪晶及孪晶 孪晶相互作用实现晶粒细化·表面纳米化后,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