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2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4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甘肃省2000年干旱气候特征和成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甘肃省2000年春季至初夏旱和盛夏前伏旱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为近70年所少见.严重的干旱导致夏、秋粮减产、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冬性”较强,副热带高压主体面积偏小、位置偏东且偏北,偏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甘肃上空.这些结果对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和实施及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气候背景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断裂活动期次探讨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佟二堡断层和茨东断层对牛居-长滩洼陷的控制作用。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牛青断层和茨西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北部地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预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之间区域以及沈旦堡-头台子地区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3.
The Xiangtan manganese deposit (XTM) used to be considered a supergene oxide manganese ore in South China. We reported a new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ally outcropping cryptomelane by examining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XTM supergene oxide manganese ore. The MnO2 content was over 90%, K2O more than 3%, and water from 2.2%-3.1% which is similar to one in zeolite. The cell parameters of the cryptomelane were given as a0 = 0.9974 nm, b0 = 0.2863 nm, c0 = 0.9693 nm and β= 91.47°. There was a larger pseduotetragonal tunnel in the natural cryptomelane that was formed by [MnO6] octahedral double chains with aperture of 0.462×0.466 nm2, filled with K cations resulting in some Mn3+ substituting for Mn4+ to balance the negative charges of structure. The finding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prospecting manganese resources in South China, but also in application of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f natural cryptomelane as that developed in the tetragonal molecular sieve of natural zeolite o  相似文献   
64.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 ,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 ,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西分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对某隧道为例,应用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的方法对隧道围岩掉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围岩的稳定性用赤平投影进行了解析,对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出隧道中的不稳定块体主要为由于不良地质界面和临空面的相互组合形成的不稳定滑塌体。构造体系的型式为岩体的结构组合型式划分提供了依据,据此就可定性的评价岩体的稳定性,除此而外,隧道岩性及其组合,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引起隧道围岩掉块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6.
张宏福  郑建平 《科学通报》2003,48(6):603-609
辽宁阜新白垩纪玄武岩的出现为了解中生代时期华北北缘地幔过程提供了可能. 阜新碱锅玄武岩为火山通道相, 柱状节理发育, 并含少量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 其化学组成贫硅、富碱、高钛和铝, 属碱性玄武岩. 在微量元素组成上, 碱锅玄武岩中等程度地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但不亏损高场强元素. 其Sr同位素比值低, Nd和Pb同位素比值高. 这表明碱锅玄武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代表未分异无混染的原始岩浆. 该玄武岩的出现暗示华北北缘此时的岩石圈厚度小于65 km,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富集”的含韭闪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斜长石辉石岩组成. 早侏罗~晚白垩大量且持续的中基-中酸性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北缘岩石圈减薄作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较华北南缘的早, 因为鲁西南地区大量的中基性火山活动仅出现于白垩纪, 而且具软流圈同位素特征的玄武岩出现在第三纪, 显示华北岩石圈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67.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白钨矿Sm-Nd和石英Ar-Ar定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利用白钨矿对金属矿床进行了Sm-Nd同位素定年. 研究结果表明,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白钨矿的Sm, Nd含量较高, Sm/Nd值较大. 在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 浸染状白钨矿样品呈良好的线性分布,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402±6 Ma, εNd(t)值为−30.7. 该矿两个石英样品的40Ar-39Ar年龄谱均呈“马鞍型”, 样品的最小视年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 其最小视年龄(420±20和414±19 Ma)与白钨矿的Sm-Nd同位素数据相当吻合. 白钨矿的Sm-Nd年龄和石英Ar-Ar年龄均表明沃溪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 这与湖南雪峰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一些金锑钨矿床的同位素年代数据相吻合. 白钨矿的初始εNd值异常低, 远低于湖南元古宇地层的相应值, 成矿流体中的Nd很可能来自下伏的更老的陆壳基底. 对该矿成矿时间的厘定和对其成矿物源的制约为进一步认识其矿床成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家军 《科学通报》1997,42(19):2126-2127
近20年来,在我国贵州西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从而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潜在远景的金矿产地之一,鉴于这些金矿床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十分明显,以至迄今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层控性质为众所公认.又鉴于金的矿化主要以微细浸染状产出,因而一些研究者将其与卡林型金矿床相类比.目前对此类矿床成因的倾向性看法是,在同生沉积初步富集金的基础上经后期改造再富集成矿,强调后生热液改造占主导地位.然而,作者对黔西南十余个金矿床研究后发现,矿床中不乏海底喷流同生沉积特征,尤其是戈塘、板其和岩上等金矿床中存在典型含矿层状硅质岩,为评价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 确认海底喷流产物的主要证据有:(1)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矿床所在区域──右江盆地中存在多组穿壳的同生断裂,这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沿同生断裂的扩张活动,导致盆地中发育了一系列的隆起和洼地.(2)矿  相似文献   
69.
湘南道县辉长岩包体的年代学研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郭锋 《科学通报》1997,42(15):1661-1664
<正>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及伴生的多金属矿产一直为地质学家所关注,而对华南地区构造体制转变的具体时期则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70.
冀西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莫测辉 《科学通报》1997,42(1):75-78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都已发现了与碱性岩有关的超大型金矿床.我国的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中也发现了具有发展成为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尽管如此,金矿与碱性岩的成因关系目前还不大清楚.赋矿岩体和矿床形成时代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前人对水泉沟岩体的形成时代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是海西-印支期或燕山期.本文采用微量和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得该岩体形成于元古宙.1 地质概况及样品特征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太古宇桑干群中,长约55km,宽5~8km.岩石类型主要是碱性长石(石英)正长岩,尚有少量二长岩.各类型岩石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深源岩浆成因.样品采自东坪金矿东部的碱性长石正长岩中.锆石晶体除少数具有明显的熔烛圆化现象外,大部分晶形完好,无色或浅黄色透明,四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