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00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职生的英语口语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课题旨在探讨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对英语口语教学与训练进行控制型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煤炭的燃烧过程,介绍了劣质煤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分析劣质煤的燃烧特点,通过炉内风煤配比,一二次风配比,减少三次风量来调整燃烧,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电站锅炉一次风的精确测量对于锅炉的燃烧调整和安全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简单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指出采用微波法进行测量是一次风监测较为可行的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井瓦斯的来源、瓦斯的运移及运移参数,表明上邻近层是回采面瓦斯的主要来源,指出瓦斯抽放是治理瓦斯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矿井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的7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天气是如何变化的?原来.天气同三个要素密切相关。这就是表示大气温度的“气温”、表示大气压强的“气压”和表示大气中所含水汽多少的“湿度”。这三个要素,加上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对这三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以说明刮风下雨,而且还可以解释中国及13本的梅雨和台风的移动路线、非洲的雨季和旱季.乃至南极的独特气象等一切天气现象。只要观看天气图,世界各地的气象便可以一目了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模糊集合论综合评判原理,在对矿井通风系统各单项指标进行评判的基础上,考虑各单项指标在总体中的权重,给出矿井通风系统的综合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观点多认为“风”是民间歌谣,可是“风谣”说如果成立,那么先秦时期就曾出现过一个从人人会作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到无人会作诗(“《诗》亡”说)的怪现象。同时,两汉以来曾进行过多次“采风”,可是所采到的民歌却无法与“国风”相比。这并不是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愈来愈低,而是“风”根本就不是什么民间歌谣,其实质是“巫风”。或者说,巫是先泰时期的诗人歌手,风是“巫歌。” 文章首先通过对《易经》中古歌谣与《楚辞》的作者皆为巫的考证,论证出《诗经》的作者亦是巫。其次,《礼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其中“民”在此指臣,引伸为诸侯;“风”指“歌舞为巫觋之风俗”。由于列国的巫觋歌舞之风体现了礼乐制度,所以在礼坏乐崩之际引起了周天子的极度重视,从而所陈之“诗”即是巫觋歌舞时所唱的乐诗。其三,探讨了“省风作乐”的实质与“诗不能作”的原因。最后揭示了巫风中的“性”文化,“郑声淫”等是巫风中性文化的产物。并探讨出孔子“乐正”并不是删诗而是修正或订正诗,即将诗中的“淫声”之处改正过来,使之符合礼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