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赵宏亮 《山西科技》2012,(5):113-114
通过某采空区隧道病害的治理,对采空区隧道的地质条件、隧道与采空区的位置、监测网的设置、地表移动结束期等方面的分析与确定进行阐述,对采空区隧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针对八连城煤矿19号煤层62.1%~71.6%的瓦斯来源于采空区的问题,提出高位顺层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治理方案.基于关键层理论和"O"形圈理论,分析了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形态,对瓦斯在其中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上覆岩层采动裂隙中瓦斯流动符合达西定律.利用商业软件COMSOL-Multiphysics对瓦斯抽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展示了瓦斯抽采时的瓦斯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瓦斯抽放有效降低了瓦斯压力,给现场瓦斯抽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3.
基于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数字散斑的测试原理,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模拟了在开采11#煤层后,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的卸压效果,从而对保护层开采后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对保护层上方岩体的影响程度比对下方岩体的影响程度大;最大位移量基本上是位于采空区的中部,该位置的裂隙最发育,采动裂隙密度最大,煤岩体渗透率最大;保护层上方采动影响区域垂向上距采空区60 m左右,而下方采动影响区域垂向上距采空区40 m左右.  相似文献   
84.
针对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掘进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对设计支护方案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应用及现场实测验证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结果 表明:采用锚网索+金属棚+单体支柱联合支护有效降低顶板位移,以中部单体支柱为界形成一大一小两个下沉区域;支护后应力重新分布,前后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前表面卸压区分为一大一小半椭圆形,后表面应力分布状态与无支护条件基本一致;支护前后减沉率最大达到38.73%;现场应用监测顶板最大下沉值为12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6 mm.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不仅为后续工作面开采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外类似条件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85.
为确定胜利煤矿10#煤层上部采空区积水范围,保证煤层开采过程中避免受到水害威胁,运用板壳理论和关键层理论,建立胜利矿开采10#煤层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的力学分析模型,结合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出10#煤层各分区的最大导高和底板破裂的最大深度,通过上部采空区积水危险性判定准则,得出开采10#煤时将被上部6#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而不会受到2#煤层采空区积水的影响,为该矿防治水方案的提出和安全开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为分析某采空区对铁路工程结构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利用移动角理论对开采影响距离进行了预测,从采空区与铁路工程结构的空间相对位置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对铁路工程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依据理论计算结果,可知矿体开采引起的地面变形范围远小于该矿体露头距离线路最近距离。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露天开采引起的围岩变形和衬砌位移均大于地下开采引起的位移,但两者都在规范范围之内,不会影响铁路工程结构安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铁路安全保护距离确定方法,对矿区高速铁路建设的规划、选线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为真实反映指标的分布特征与交互关系,提高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RES-可拓联系云的采空区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ES能直观反映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与指标、指标与采空区系统的交互关系,并且能甄别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与非关键指标;可拓联系云能吸取物元可拓理论与传统云模型的优势,同时能较好地弥补两种理论的缺陷,更贴合实际。最后,通过与未知确度法评价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88.
老空水害事故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为确保矿井防治水安全,对老空区的探查与识别必不可少。文章立足于定向钻钻探新技术,根据定向钻观测内容及钻遇采空区的表现特征,确定了钻遇采空区的判识依据,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建立了钻遇采空区综合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钻遇采空区判识方法在定向钻钻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识别采空区。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定向钻判识采空区、完善定向钻探查老空区(包括老巷)探查技术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根据实际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煤低温自然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采空区浮煤自然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从而为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参4.  相似文献   
90.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超限的问题,严重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山西潞安集团某矿S2107综放面的实际情况,对走向高抽巷参数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裂隙带发育高度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S2107综放面高抽巷的最优层位高度为34.06~40.37 m,最优平距为距回风巷平行距离30~40 m的位置,在S2107综放面实施高抽巷后,工作面的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明显降低,可以保障S2107综放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同时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