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历史主义突破了“文学反映历史”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文学重建与历史真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建立了文本与历史的整体联系。文章以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中涉及的一段历史,即二战期间作家亲身经历的“德累斯顿大屠杀”为例,考察这段历史对文本的建构以及文学文本对这段历史的重建,以阐述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2.
《河南科学》2021,39(1):68-75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陕西石泉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地表热异常分布广泛.为了查明石泉主要地表热异常区断裂构造的产状、规模、深部特征,进一步钻探开采地下热水提供井位、井深等设计依据,首先在实测浅层土壤温度异常区布置7条方位角为67°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测线,然后在其测量资料初步解释的基础上再施工激电测深.结果表明,贯穿勘查区的石泉-饶峰断裂是本区主要的控热、导热构造,断裂深切至地表以下2000 m左右.同时圈定了两个低阻异常区,其中最大范围的低阻带贯穿深度1600~2000 m,宽度约650 m,是最为有利的赋水区域,同样也是布设地热钻孔的最优位置,建议在其上方选择合适位置直接进行钻探验证,设计孔深2200 m,符合低阻区最大延伸深度.  相似文献   
23.
杨进 《世界知识》2012,(5):56-57
亚美尼亚人经过历史磨难,练就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在欧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先后于2011年底、2012年初通过对否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行为加以惩罚的法案,立即引起了与土耳其的外交纠纷。长久以来,土耳其政府一直拒绝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一事,因此法国人"不给面子"的做法让其大为不爽,立即宣布多条制裁措施来表达自己的不  相似文献   
24.
正卢旺达大屠杀20周年反思今年是卢旺达大屠杀20周年,在20年前的1994年,4月6日至6月的三个月时间里,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地进行了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20%以上。  相似文献   
25.
卢旺达大屠杀中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政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旭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133-135,140
1994年4月至7月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是一场极其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本应有义务制止这一悲剧。但是,克林顿政府却抛弃了它所宣扬的"人道主义"旗帜,以"不作为"的方式应对正在进行的大屠杀。而这一决策的作出受到波黑内战、索马里危机、卢旺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美国国内的"新孤立主义"思潮以及克林顿政府不明确的外交战略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6.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性和差异性,差异性表明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社会上层,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制定规则和破坏规则的人。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报复、权力腐败、权力腐败与心理变态、人祸、人祸与天灾、天灾和思想狭隘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绝对权力的滥用、周期性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犹太人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近六百万犹太人死于这场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杀。国内学者对大屠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较少关注维希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解放犹太人的国家,何以维希政府会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呢?除了复杂的现实原因之外,暗藏在法兰西民族内部的民族歧视则是造成这场惨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8.
国内外学界对E.L.多克托罗小说之研究多从政治、宗教、后现代艺术技巧、新历史主义及新现实主义等视角进行阐释,而对其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则少有人问津.其实,多克托罗小说皆渗透着浓厚的“大屠杀后意识”,可称之为“大屠杀后意识”小说.在千禧年前,“大屠杀后意识”主要以大屠杀隐喻方式渗入其小说文本之中,而其后之作如《上帝之城》等则通过对大屠杀之显性在场的描写,揭示其对纳粹屠犹之深层反思.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凸显其对大屠杀创伤及其影响之关注,更表达其对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命运之关注和人类道德之关怀.  相似文献   
29.
新历史主义突破了“文学反映历史”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文学重建与历史真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建立了文本与历史的整体联系。文章以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中涉及的一段历史,即二战期间作家亲身经历的“德累斯顿大屠杀”为例,考察这段历史对文本的建构以及文学文本对这段历史的重建,以阐述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0.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0,(12):78-79
卢旺达大屠杀主犯26年逃亡路终结5月16日,卢旺达大屠杀主犯、胡图族商人费利西安·卡布加在法国落网。据半岛电视台20日报道,检方已提出将卡布加移交给联合国法庭审判。法国警方的一名负责人说,因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封锁措施使欧洲大部分地区陷入瘫痪,许多调查工作被搁置,警方也得以集中精力推动对卡布加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