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石油勘探的目的在于提高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观点,建立一个石油勘探投资的动态规划决策模型,以辅助地质专家对石油勘探投资作出正确决策,该模型是从石油地质储量价值的研究出发,运用风险分析和动态规划方法对勘探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4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ANN)对石油勘探有利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 ,并成功地应用在我国某大油田 .应用说明 ,与传统的系统建模方法比较 ,此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3.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永佩  陈会鑫 《大自然探索》1998,17(1):43-46,6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诞生及发展给石油科学的方法研究注入了新生力量。该方法能应用于同气勘探及开发的各个阶段,在储层横向预测及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神经网络方法在石油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一1956年6月30日,马尼拉机场。飞机轰鸣着冲上蓝天。一位年轻清秀的姑娘百感交集。她透过眩窗,熟悉的街道在脚下渐渐消失。她心里深深的负疚感油然而生,夹杂着浓浓的离  相似文献   
45.
许大达 《科技信息》2011,(23):57-58
裸眼井的井下仪器遇卡是测井中常见的工程事故,其原因复杂,处理结果也很难预料,华东石油局测井公司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熟练掌握了各大油田使用比较成熟、成本较低且成功率最高的穿心打捞技术,多次在处理仪器遇卡事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是几年来在穿心打工作的一些认识和总结。  相似文献   
46.
针对用于浅海滩涂地带的浅海四分量石油勘探之第四分量检波器——水听器进行了研究,从传感器网络模型出发,推导了水听器的传递函数,得出了外力与水听器敏感元件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并对水听器建立了振动模型、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设计了水听器的结构,并计算了灵敏度、确定了水听器的参数.对浅海石油水听器进行了性能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水听器满足浅海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以中国石油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油层保护与改造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自振空化射流技术与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论述了石油勘探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对现代勘探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裂缝介质石油运移实验图像的处理与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裂缝介质石油运移实验所采集图像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一套石油运移实验图像处理方法,改善了图像的质量,正确地实现了图像的两值比。利用两值化图像分析了油在运移模型中的分布规律及模型中油的运移规律,为油气运移实验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0.
地震勘探采集中尾锥因素对检波器耦合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检波器耦合的叠加效应和耦合谐振模型,为提高对耦合系统的描述精度,提出了检波器耦合系统的二自由度模型。设计了一系列包括实验室测试及室外测试的试验,测试尾锥在不同长度、质量、材料、土壤等情况下检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测试结果验证了叠加效应模型,部分支持二自由度模型,试验结果没有验证耦合谐振模型。新模型和试验结果有助于改善检波器耦合系统,进而提高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