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8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1378篇
系统科学   2236篇
丛书文集   920篇
教育与普及   6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8篇
现状及发展   145篇
综合类   22048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809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266篇
  2013年   1199篇
  2012年   1477篇
  2011年   1438篇
  2010年   1435篇
  2009年   1570篇
  2008年   1756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990篇
  2004年   916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779篇
  2001年   695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实现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分担率的精准辨识,研究结合多模式公共交通大数据,提出了一类基于广义出行链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不同公共交通方式换乘阶段的关联和融合,提取以高铁客运枢纽为端点的个体广义出行链,分析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高铁客运枢纽乘客的个体经济社会属性、主观心理因素及其个体...  相似文献   
972.
为分析虚拟轨道列车在站间全行驶状态下(牵引、匀速、制动)的动载特性和道路友好性,基于车辆动力学、轮胎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理论,构建了随机路面激励下的虚拟轨道列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车辆之间的耦合作用和轮胎-路面的相互作用,并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虚拟轨道列车在站间全行驶状态下的动载特性和道路友好性进行了探究,同时分析了运行速度、路面等级和加/减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行驶状态下的各轮纵向力趋于稳定值,牵引和制动状态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匀速状态下趋于零。牵引状态下车辆1前轴垂向动载荷均方根值最大,而制动状态下车辆3后轴最大。相较于牵引和制动状态,匀速状态下的道路友好性更优。垂向动载荷均方根值和道路友好性均与运行速度、加/减速度均呈正相关,与路面等级呈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模式提供建议以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能够为沥青路面的选型提供指导以减缓道路损坏。  相似文献   
973.
面向车用IGBT模块健康管理技术,分别从失效机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四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车用IGBT模块健康管理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74.
针对多堆燃料电池系统各电堆温度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阴阳极出口气体温度作为电堆温度修正项的并联式热管理子系统模型,并对多堆燃料电池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首先,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温度控制;然后,应用系统模型辨识的方法建立多个预测模型,通过切换预测模型控制不同工况点的电堆温度过程;最后,设计测试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应的温度指标下,并联式热管理子系统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多堆燃料电池系统中各电堆的温度控制,并且增加典型工况点的多个预测模型有助于提升控制效果,使得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75.
基于移动瓶颈理论和交通流理论构建“货车移动遮断”效应模型,解析货车移动遮断形成机理,选用无人机采集货车移动遮断场景中车辆行驶视频数据并提取高精度车辆跟驰轨迹样本,基于此提出考虑冲突可能性和冲突严重度的小客车跟驰风险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利用RP-ORP模型构建了考虑异质性跟驰风险概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货车移动遮断动态影响交通流稳定性,其形成过程包括减速跟驰和加速超车两个阶段;考虑异质性的RP-ORP模型能实现特定条件下小客车跟驰行为处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概率预测,且拟合优度高于FP-ORP模型高;货车纵向加速度、跟驰车头间距、跟驰持续时间、小客车与货车速度差、激进型驾驶员5个变量显著影响小客车跟驰风险水平,且跟驰持续时间和激进型驾驶员2个变量具有随机参数特性。  相似文献   
976.
等效声级(Leq)、交通噪声指数(TNI)、噪声污染级(LNP)和最大声级(Lmax)的时空分布(噪声地图)分别显示: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西直门区域晚高峰(16:00-18:00)的平均等效声级均超过了我国昼间噪声标准限值,其中,工作日的平均等效声级高于休息日;工作日的交通噪声波动较大;交通噪声对人们的滋扰程度均达到...  相似文献   
977.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结构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功能分析是建立科学、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可为我国建立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在“环境指标P-S-R概念模型”基础上进行补充,在响应部分细分为观念意识响应和行动措施响应,构建4个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1层次是目标层。即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第2层次是项目层,由生态安全意识、生态安全政策、生态安全防控体系、社会状态、资源状态组成;第3层次是评价因素层;第4层次是指标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性、引领性、和谐性作为原则,采用AHP法,结合专家咨询,通过定性与定量控制确定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以“意识-存在”互作为切入点,强调基于“观念”、“意识”,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行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并对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8.
模型预测控制器可以实现为具有Anytime算法特征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任务,它允许在执行时间和控制性能之间进行折衷.文中针对一组MPC任务,提出一种优化反馈调度算法(FS-CBS),在有限处理器时间约束范围内使全局控制性能最大化.该算法为每个MPC任务分配了一个恒定带宽服务器(CBS),并对CBS所预定的处理器时间进行动态调节,同时通过约束条件保证整个任务集的可调度性和各组分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MPC运行时的执行时间变化不敏感,明显优于基本的CBS算法.  相似文献   
979.
以陕西省富平县矿区专用公路为例,在进行一期、二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对评价范围内的公路进行交通量预测及服务水平评价.将预测的远景交通量分为背景交通量和新增交通量,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基于弹性系数法确定背景交通量的增长率;根据矿区建设规模及规划产量确定新增交通量.对评价范围内的道路进行服务水平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0.
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表示电池的可用容量,是电池管理系统重要参数之一.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准确的估计可以提高其性能.为了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精确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混沌教与学优化算法(ECTLB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SOC估计模型(ECTLBO-ELM).在ECTLBO-ELM模型中,一是利用增强混沌优化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