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根据滚平机整机性能对振动辊动力特性的要求,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振动辊中的激振偏心块进行了动态设计,找出了较理想的结构方案,为结构初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2.
为延长连铸机拉矫辊的热疲劳时间,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了预应力拉矫辊,并对春内部应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43.
陈继明  罗舜皓 《甘肃科技》2005,21(1):106-107,112
在连续加料的情况下,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弹性体(ACM)。实验研究了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单体的配比,同时在ACM中引入极性基团,用环氧树脂作硫化剂,既使ACM胶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油和耐紫外线等特性,又使ACM胶在加工过程中不粘辊,不经过二次硫化。对ACM胶和丁腈胶的耐热老化性能的比较试验表明,ACM胶的耐老化性能优于丁腈胶。  相似文献   
844.
六辊轧机辊间压力分布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影响函数法计算了六辊轧机的辊系变形和辊间压力分布,研究了单锥度中间辊对辊间压力分布和轧件横向厚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锥度中间辊可改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明显降低辊间压力峰值,但轧件横向厚差稍有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轧件边部·计算了不同锥度时的辊间压力分布与轧件横向厚度分布,通过比较辊间压力峰值与轧件边部厚度,确定了最佳锥度范围为1/100~1/150,使HC轧机的辊间单位压力峰值降低15%~20%,轧件横向厚差仅在边部增加几微米,符合板形要求·  相似文献   
845.
22800四辊轧机“逆宽”轧制中的凸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2800四辊轧机在工作辊服役后期“逆宽”轧制状态下的凸度控制问题,结合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运用变厚度平面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专门针对2800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即凸度预测)仿真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揭示出工作辊服役后期的“箱型”磨损辊形、钢板宽度及轧制力等对钢板凸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生产中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6.
论述了九辊矫直机等辊距平行压下方案计算机仿真的过程,以及数学模型的选择、仿真的思想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47.
2800四辊轧机“逆宽”轧制中的凸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2800四轧机在工作辊服役后期“逆宽”轧制状态下的凸度控制问题,结合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运用变厚度平面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专门针对2800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即凸度预测)仿真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揭示届工作辊服役后期的“箱型”磨损辊形,钢板宽度及轧制力等对钢板凸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耵应的生产中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8.
通过对斜轧轧辊数控加工的分析,确定了斜轧轧辊孔的数控车削加工曲面方程,认为4轴(联动)控制的数控车床可以加工出理想的斜轧球类件轧辊辊形曲面。对2种常用3轴控制的数控车削加工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加工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理论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为3轴数控车削加工控制和减小误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49.
研究高速轧机辊端轴套材料18NcD6钢的渗碳、淬火工艺参数、机械性能和变形量的控制,以实现新型辊端轴套的国产化制造。  相似文献   
850.
四辊冷轧板带轧机液压AGC系统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自由度系统分析方法对四辊冷轧板带扎机液压AGC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工程应用中,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