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50篇
教育与普及   1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83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基于被去除颗粒和浮选剂的特性,对浮选过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浮选概念,并着重分析了超重力油浮过程,其中包括油滴和固体颗粒在超重力场(旋流场)中的径向和切向碰撞吸附过程,得出了切向剪切应力与入口雷诺数的关系式,为有效控制调整超重力油浮过程中旋流器剪切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2.
在优质基础油中添加适量的极压剂、油性剂、固体粉末以及其它添加物,作为不锈钢板材深冲用润滑剂,实验研究表明:该润滑剂具有优良的拉深润滑性能,完全能满足304小锈钢制品拉深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3.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研究了妥尔油酸性物的提取分离工艺 ,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妥尔油酸性物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得出了妥尔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 2 5MPa ,萃取温度 35℃ ,二氧化碳流量 2 0kg/h ,萃取时间 90min ,萃取酸性物得率 5 2 .3%。  相似文献   
174.
长期以来,防治鼠害主要采用化学急性灭鼠剂,但急性灭鼠剂的广谱性和剧毒会同时杀灭害鼠天敌及其它非靶标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反而给害鼠提供更有利的生存条件,结果使害鼠种群能够快速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密度水平,另一方面,急性化学灭鼠剂不适合害鼠的行为生态学习性,决定其灭鼠率相对不高,为了研制控制鼠害的天然药物制剂,我们从印楝油(Neem oil)中提取有效成分制作绝育剂,以控制害鼠种群密度.Neem是印度楝科植物印楝树(Kzadirachta indica)的种子提取物,亦称Margoaa油,为印度的传统植物药之一,常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性疾病,糖尿病及胃溃疡等,近年的研究表明印楝油具有很好的抗生育作用,但印楝油具有很强的刺激气味,对鼠有强烈拒食作用,并且其提取物中含油量多,易腐败变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提取分离的药物进行微胶囊包埋并作动物试验,考察其微囊性能及对鼠的实际绝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5.
对四川独活属13种植物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根据独活属植物根的次生韧皮部远比次生木质部发达的特点,确定独活属植物的根是典型的贮藏型根,研究结果表明: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而不存在于次生木质部和周皮,根部分泌道的数量与药用价值相关。接受独活属植物中分泌道丰富的独活H.hemsleyanum、短毛独活H.moellendorffii、平截独活H.vincinum、自亮独活H.candicans、永宁独活H.yungningense等种为独活属主要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76.
为探索三次采油配方的本质,寻找原油中对配方起主要作用的组分及其含量,以孤东原油为对象,首先得到其最佳三采配方,然后通过测量其与原油各个组分之间的界面张力,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①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混合羧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的孤东原油的ASP(碱、表面活性荆及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质量分数):0、5%SDC-C(S) 0.7%复碱(m(Na2CO3):m(NaHCO3=I)=1:1)(A) 0.1%HAPM(P);②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沥青质最大,胶质次之;③单独沥青质、胶质或者油分的模拟油,与ASP最佳配方体系的界面张力都比原油高,说明原油中各个组分存在协同效应;④胶质可作为原油的等效烷烃用于三次采油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7.
运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获得盲蝽亚科Mir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和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 4个亚科12个属的23种盲蝽的酯酶同工酶(EST)酶谱.将所获得的酶谱数据(酶带和相对迁移率Rf)转化为二态特征数据,建立矩阵,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包WinClada 1.00.04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运算,分别获得各个亚科内和亚科间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①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在不同属级单元之间以及同属的不同种类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②不同属种之间酯酶同工酶特征的相似程度与外部形态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不一致,以外部形态为主要依据的传统分类的一些属不是真正的单系群;③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所反映出的盲蝽科4个亚科间的相互关系与Sehuh 1974年所做的盲蝽科内系统发育部分一致,但合垫盲蝽亚科与叶盲蝽亚科之间不是直接的姐妹群关系.4个亚科的关系为(((盲蝽亚科Mir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④盲蝽亚科内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需要进一步分类修订.  相似文献   
178.
利用显微观察并描述了斑翅蝗科六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六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冠突、前突、后突、桥及色带基支和色带拱,在种问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比较。在探讨蝗总科分类和系统发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9.
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栽植密度试验及栽植深度试验,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来寻找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经过试验分析,最佳栽植密度为20cm×50cm,最适栽植深度为5cm~10cm。  相似文献   
180.
以黑松和Agathis australis为外类群,基于罗汉松科42种植物的叶绿体trnL-F序列数据通过贝叶斯法对该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推测.结果显示:①Phyllocladus为单系分支,位于罗汉松科的基部,是罗汉松科所有其余成员的姊妹群;②Nageia嵌套在罗汉松科内,同罗汉松属、Afrocarpus及Retrophyllum的关系较为密切;③Dacrycarpus为单系群且处于姊妹分支Falcatifolium-陆均松属的基部;④Lagarostrobs franklinii和Manoao colensoi应置于同一属Lagarostrobs内;⑤支持成立Halocarpus和Lepidothamnus属;⑥赞同Microstrobos和Microcachrys两属亲缘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