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5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特长水下隧道,其设计速度达350 km/h,该隧道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关键性工程。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采用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别是该隧道在我国首次采用了盾构对接方法施工,介绍了该隧道修建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2.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盾构施工工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结合市体育馆站—西安路站及西安路站—省博物馆站两个隧道区间,介绍了盾构穿越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影响盾构机选型的不利因素及选型原则。根据两区间洞身地质条件、经济性、适用性、地下水渗透情况及土压盾构和泥水盾构各自的特点等综合因素考虑,最终确定本工程采用土压平衡盾构。  相似文献   
23.
赵菁 《科技信息》2011,(20):I0315-I0316
文章介绍了深圳地铁2号线2204标海月站~登良路区间隧道盾构穿越拔桩区、箱涵区的施工技术,并对拔桩施工进行重点叙述,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陀螺经纬仪在地铁工程中空间定向的一些方法.方法 测量误差传递及陀螺地理空间定位理论,西安地铁二号线典型盾构区间为实验研究对象,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及探讨提高陀螺定向精度的措施.结果 在接收井附近测定仪器常数的陀螺定向边精度.优于在始发井附近测定仪器常数的定向精度和地下导线精度.结论 地理纬度对陀螺方位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使用陀螺仪进行隧道空间定向时,地面已知边应选在接收井附近测定仪器常数;加测陀螺定向边是提高贯通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为分析叠交地铁施工中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因素,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S1线工程S1-TS-05标段,针对在砂质淤泥质土层中盾构上穿施工导致的既有隧道的沉降与变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几何参数、空间位置、地层参数等因素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合现场监测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砂质淤泥质土层盾构上穿施工中,既有隧道的位移和管片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且沉降量随着盾构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覆土层厚度、新旧隧道净距、下穿角度,以及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现场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较为吻合,既有隧道位移与距叠交中心距离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型地层条件下叠交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揭示跨隐伏断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自主设计的模拟隐伏断层错动加载试验装置,开展1∶25几何比例的跨断层盾构隧道模型试验,分析正断层错动下盾构隧道的力学响应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2 cm正断层错动影响下,隧道纵向差异变形呈现非线性增大趋势,环缝接头张开变形主要位于断层下盘隧道拱顶及断层上盘隧道拱底,且环缝峰值张开量已超过盾构隧道接缝防水限值;断层延长线与隧道交界处管片直径收敛变形较为严重,该处管片呈现拱腰外侧受拉、拱顶及拱底外侧受压的受力状态;管片与地层之间接触压力受断层错动的影响较大,存在围岩挤压区与围岩松散区,但接触压力峰值相对较小;盾构隧道的主要变形破坏特征为环缝接头拉裂破损、管片纵向开裂及环缝接头变形,管片发生斜向剪切破坏及局部压溃破坏的概率较低.基于盾构隧道环纵向变形破坏特征,建议将管片环缝变形及接头混凝土拉裂破损作为界定跨断层盾构隧道结构破坏的主要控制指标.基于隧道的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了跨断层盾构隧道结构设计及应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以芜湖城南大直径过江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法对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无为长江大堤沉降特征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校正数值模型;其次,在考虑土体开挖、泥水支护、管片衬砌、壁后注浆以及地层损失等施工要素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分析压密注浆加固土体前后大堤的沉降;最后,对堤坝地表沉降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密注浆可有效地降低堤坝顶部沉降值;盾构双线同时掘进下穿堤坝时,大幅增加了堤坝顶部的沉降值;盾构穿越后的最大沉降值为20.46 mm,满足规范中沉降值要求。研究结果为芜湖城南大直径过江隧道掘进提供指导,对类似工程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依托郑州轨道交通4号线鑫融路站轨顶风道结构施工,对模板支架方案进行了创新设计,利用留设门洞兼顾盾构推进期间电瓶车运输,明确了该模板支架体系下各部件的安全验算内容,并通过现场施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文章针对在松软含水地层中采用手掘式敞胸盾构施工,需辅以气压、人工井点降水及其他地层加固措施,论述了在这种条件下盾构开挖掘进时的几种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0.
在水下盾构掘进过程中出现带压开舱检修情况时,如何在高渗透性地层形成质量较好的泥膜从而保证开挖面稳定,是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的重要前提.以青岛地铁跨海段隧道掘进工程为依托,自主设计试验装置开展咸水泥浆配比及渗透成膜试验,并设置淡水泥浆作为对照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和析因分析法研究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CMC)、碳酸钠等不同制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