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6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668篇
系统科学   293篇
丛书文集   824篇
教育与普及   6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5篇
现状及发展   105篇
综合类   1539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769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516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钒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含钒原料,其钙化提钒及锰化提钒工艺在钒的高效分离、尾渣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显著,但焙烧过程中钒酸钙和钒酸锰始终共存。两种钒酸盐的生成机理及钒与钙、锰反应能力的差异是两种提钒工艺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这对充实提钒基础理论和促进提钒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扩散偶研究方法,通过制备氧化钙–氧化钒和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并在不同时间恒温焙烧,比较研究了钙、锰与钒组元固相反应的界面扩散行为差异;阐明了钒酸钙和钒酸锰的生成机理;进一步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并计算了扩散产物和扩散系数随焙烧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两组扩散反应逐渐进行。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中钙和钒的分布区域边界始终清晰。而对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而言,随着恒温焙烧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逐渐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锰,钒组元能扩散到三氧化二锰内部,但仅有部分钒与锰反应形成扩散产物层。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的界面反应产物分别是偏钒酸钙和偏钒酸锰。恒温焙烧16 h后,产物厚度分别为39.85和32.13 μm,且由于组元扩散反应能力的限制,两个扩散偶均达到反应平衡。相同恒温焙烧时间内,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的扩散系数略高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这说明钒与钙的扩散反应比钒与锰的扩散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132.
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合成并分离出标题化合物Ⅰ,C6H5Mn(Ⅲ)TPP.L,L=呋喃Fu,Ⅰa;吡啶Py,Ⅰb;咪唑Im,Ⅰc;四氢呋喃THF,Ⅰd.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氧化还原电位.化合物都能催化氧化环己烯  相似文献   
133.
一种新型的移相触发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NE555为核心的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与常规电路相比,它相移范围宽,线性好,利于闭环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积小。  相似文献   
134.
运用常微定性理论的相平面分析方法讨论了自催化反应中的Kaas-Petersen模型,得到了行波存在的各种可能结果。  相似文献   
135.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1—萘乙酸和甲醇直接酯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较佳反应条件: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的3%,醇酸摩尔比为20~30,在回流温度下反应4小时,酯的收率>92%,纯度>99%。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三废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6.
采用NP催化剂的芥酸氢化制备山嵛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制备了高效加氢NP催化剂,并讨论了芥酸采用该催化剂加氢制备山嵛酸时,催化剂浓度、氢气压力、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浓度0.6%,氢气压力8.11×105Pa,反应温度413K,脉冲式搅拌速度80次/min。  相似文献   
137.
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汽水两相分离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离流动模型模拟了波形板汽车分离器内的汽水两相流动,对波形板内液滴的运动轨迹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波形汽水分离器内流动的压力损失随通道结构参数和流动参数的变化 情况。  相似文献   
138.
白酒催化老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酒催化老熟的研究朱国彪王志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常州213016)(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210096)为了缩短白酒的贮存时间,降低白酒的生产成本,提高白酒的风味质量,白酒的人工老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13].所谓白酒的人工老...  相似文献   
139.
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析出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IF钢在退火过程中二相粒子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以前形成的二相粒子,如TiC,在经过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后,其尺寸,形状和分布有较大的区别;在连续退火中不形成新的析出相,而在卓式退火中形成两类新的析出相-FeTiP相和(Ti,Mn)S相,这是首次报道有关FeTiP相在含P,Mn较低(P≤0.01%,Mn〈0.2%)的IF钢中析出,以及Mn以(Ti,Mn)S相的形式在罩式退火中析出,还  相似文献   
140.
研究了超塑合金Ti-12Co-5Al非平衡β相α+Ti2Co共析转变的时效过程以及综的硬度变化。当温度为450℃时,随着时间的增长硬度随之增加,β相的转变也更加完全,转变产物之间以及转变产物与母相之间的相变也从完全共格到半共格再到完全非共格,而峰值发生在320min左右,当时间为20min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具有相同的规律,峰值发生在600℃左右,Al元素除了具有固溶强化的作用之外,还有提高共析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