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247篇
教育与普及   4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2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36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唐三彩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多样、生动的造型,丰富淋漓的色彩变化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很多人都把它作为高雅的艺术品摆在房间内作为装饰。  相似文献   
192.
蔡伟君 《广东科技》2009,(18):233-234
在过去十多年来,110kV电力网络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110kV电力网络已下降为配电网络,大多数110kV变电站也沦为负荷型的终端变电站.针对这些变化对变电站主接线和配电装置型式的影响进行分析,作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3.
分析变电运行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经验,分析变电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工作情况,寻找各种工作方法,力求使得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找到相应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4.
疑源类的早期辐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元古宙至寒武纪早期疑源类的分析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早期和晚期疑源类的辐射分别与全球范围内超级大陆(rodinia)形成及海洋中锶同位素^87Sr/^86Sr值显著上升,陆源物质增加,δ^13C值由负值转为正值的时期相吻合;早寒武世疑源类的辐射与超级大陆(pannotia)的形成、裂解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关。认为疑源类在早寒武世的适应辐射,改变了全球生物的营养结构,“中型浮游动物”对小个体棘刺疑源类的有效利用,可能是引发“寒武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5.
A: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我国的农历历法制度。在我国农历中,严格按照月相变化规定月份,称为“朔望月”。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称为“朔”,此时月球若与太阳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就会发生日食,“朔”所在那天就规定为初一,所以我们总是说日食总是发生在初一,就是这个道理。月亮最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6.
火星是唯一能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通过望远镜,火星看起来像个橙色的球,随着季节变化,南北两极会出现白色极冠,在火星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时而改变形状的区域。空间探测显示,火星表面有水和火山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7.
孟玲玲 《广东科技》2011,20(2):20-22
本文针对本人供职的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进口业务中的资金周转、形势变化、政策影响等几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挑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8.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研究其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影像以及2006年CBERS-01影像,得到贵阳市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度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对贵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主要有持续增加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在整个研究期内,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重心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除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增加外,各郊区城镇建设亦得到较大发展。城区与郊区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9.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距离河道在垂直向的差别,以及气候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异构性.典型地物光谱变化的研究为中下游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提供了基础,实验研究表明:绿色全荣植物中,棉花由于其具有明显绿峰、水分吸收谷和近红外的高反射峰而更加容易识别,其他植物主要差别则集中在550,680,1420 nm附近的反射峰、吸收谷和1920~2500 nm之间的反射率;与绿色植被相比,枯枝的光谱在可见光部分的绿峰和红光吸收谷不明显,但在可见光部分波形有所差别,而与流沙土壤光谱相比,各波段反射率变化较大;对比不同荣枯比例的植物光谱发现,同一种植物随着荣枯配比的变化,除可见光绿峰、近红外反射峰和各水分吸收谷变化外,最明显的是在近红外1420~1820 nm之间和短波红外1920~2500 nm之间反射率随着枯枝的比例增加而明显升高;关于土壤光谱,中下游各断面占主要类型的流沙土光谱相差不大,但是盐碱土和含有一定水分的盐碱土则变化较大,而且反射率基本低于流沙土,结壳土则除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部分变化更加平缓而有所差别外,其余波段接近流沙土;同样的土壤背景下,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部分反射率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覆盖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0.
以河北省坝上高原康保牧场为实验区,采用标桩法,通过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土壤风蚀量的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地块土壤风蚀情况及2个年度测定土壤风蚀量的年际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植被的抗风蚀能力要好于人工植被;灌草混交植被比单纯性草地植被抗风蚀效果好;退耕还林草应尽量选择当地树种、草种;秋季耕地高留茬不仅可以减轻土壤风蚀,还起到风积土壤的作用;冬春季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增高,是土壤风蚀量增加的主要可能原因;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