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半径较小的Eu3 部分替代离子半径较大的La3 ,制备一系列 (La1xEux)2/3Sr1/3MnO3大块多晶试样(x=0.1、0.2、0.3、0.4、0.5、0.6、0.7),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表征,分析Eu掺入量对试样晶体结构的影响.测量试样居里温度、电阻率、室温低场磁电阻等电磁行为.结果表明:随着Eu掺入量的增大,A位的平均离子半径减小,试样居里温度降低,电阻率升高,x=0.2试样在室温低场(H=0.87 T)下磁电阻达到-6.53%.室温低场磁滞回线显示Eu掺入量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2.
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2-甲基吡啶为缚酸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了间位聚芳酰胺(PMIA);然后以乙醇为非溶剂,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孔结构的聚芳酰胺多孔膜.采用核磁及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聚芳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芳酰胺溶液浓度对多孔膜孔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芳酰胺的浓度为21%,17%和15%时,都可以得到孔结构规整的多孔膜,它们在1 MHz频率的介电常数分别为2.31,2.07和1.89,与聚芳酰胺标准膜的介电常数6.22相比分别降低了63%,67%和70%.   相似文献   
193.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经过旋流叶片这种离心原件的流动特点。入口为段塞流,空气为主相,水为次相。研究在离心力作用下给气液相分布和流型转变带来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段塞流经过离心原件后流型转变为环状流;且环状流的液膜相对比较均匀。实验引进了3D打印技术,试制了旋流叶片,并开展了气液两相流实验研究,采用多普勒流速仪测量,通过对液膜速度分布曲线积分即可获得液相质量流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误差基本都在10%以内。实现了管内相分离和流量的非介入式测量,为气液两相流计量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4.
以可降解壳聚糖为材料,运用浸溃沉淀相分离工艺制备了壳聚糖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并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膜孔隙率、溶胀性以及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非对称结构,由致密层、过渡层和疏松多孔层几部分构成;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是影响膜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和溶剂蒸发时间变长都使得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降低,但却可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5.
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四臂星形两嵌段共聚物(A)4(B)4和(AB)4的微相分离,得到了体心立方球状、六方圆柱、层状、多孔层状和双连续螺旋状等几种稳定的介观结构以及一些过渡态结构。结果表明:其微相分离行为在总体上与线性和环状两嵌段共聚高分子相类似,而(A)4(B)4比(AB)4更容易发生相分离。介观层次上的计算机模拟可以作为对理论研究的一种补充,从而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6.
简述了热诱导相分离(TIPS)法制备高分子微孔膜的相平衡热力学及相分离动力学原理,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丙烯酸聚氨酯光敏预聚体的粘度、数均分子量、自动氧化反应以及光固化后树脂的平衡溶胀比和力学性能的测定 ,探讨了这类丙烯酸聚氨酯光敏树脂的链结构与微相分离、光固化性能以及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齐聚物二元醇以及加入的小分子二元醇是影响光敏预聚体及光固化后树脂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 ,其中加入α AGE不仅可有效地消除光固化过程中氧阻聚 ,而且对光敏预聚体粘度、光固化后树脂微相分离也有显著影响 ,平衡溶胀法较好地表征了此类丙烯酸聚氨酯光固化树脂的相分离聚集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