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213篇
丛书文集   272篇
教育与普及   1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72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从置换入手,引进线性变换快速切入循环矩阵相似性的讨论,一方面纠正文[1]的失误,同时得到循环矩阵之间相似的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82.
创新思维是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与发明创造过程中特有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品质具有跨跃性、发散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能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3.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够立足,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4.
创新 思维 游戏——图形创意课程教学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振金 《科技信息》2008,(32):29-29
图形创意课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课程,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设定上,注重引导学生,将教学重点由技术传授,转向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进行思维和视觉想象。  相似文献   
85.
姜善凤 《科技资讯》2007,(15):168-168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在当前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的体会和尝试。  相似文献   
86.
黄淑琼 《科技信息》2007,(8):161-161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主题,而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教育任务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7.
孙靖怡  陶振凯 《科技资讯》2007,(30):151-152
目前,众多、分散、同源数据的不规范现象给数据的比对整合造成了很多麻烦,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把数据中的文字信息看作字符串序列,使用动态规划处理法计算字符串序列的操作距离,并根据操作距离判断得出文字信息比对的相似率,以此判断其同源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结合作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从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培育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力等三个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发展乃至提升作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学生个体参与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89.
创造性思维的被激发以及被实施的整个过程可视为特定系统。这个系统从基础逻辑认知开始,经由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最终被逻辑思维整合。  相似文献   
90.
邓梅 《奇闻怪事》2008,(6):23-24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中动态推进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到教学的现实起点,即时做出回应和评价;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评价,思维得到确认、点拨和启迪。在这种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不是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本人在长期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下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