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66篇 |
免费 | 511篇 |
国内免费 | 30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02篇 |
丛书文集 | 325篇 |
教育与普及 | 16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6篇 |
现状及发展 | 61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69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8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296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299篇 |
2011年 | 370篇 |
2010年 | 359篇 |
2009年 | 433篇 |
2008年 | 491篇 |
2007年 | 434篇 |
2006年 | 376篇 |
2005年 | 331篇 |
2004年 | 311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86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盲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阵列信号处理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 (RBFNN)的盲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把高阶累积量可消除高斯噪声干扰这一特性和神经网络可并行计算的结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利用高阶累积量估计阵列的导向矢量 ,引入径向基函数网络逼近波束形成的权矢量 ,实现盲波束形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 ,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运行速度 ,对系统误差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2.
欠定盲矩阵估计是欠定盲源分离的关键技术,其估计结果直接影响源信号的分离精度。针对目前欠定盲矩阵估计算法稳定性差、估计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聚类和网格密度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和K-均值的混合聚类方法对信号数据进行聚类,提高聚类结果的稳定性;利用网格密度法修正每一类的聚类中心,提高混合矩阵的估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稳定性和估计精度方面都比传统欠定盲矩阵估计算法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3.
84.
针对目前极化码码长识别存在抗噪声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矩阵估计的极化码参数盲识别算法.本文算法利用极化码生成矩阵的逆矩阵,与码字比特流构造的码字矩阵相乘得到估计的信息矩阵,在无误码情况下根据分析矩阵所含的信息得到码率,并利用其分布情况来识别码长、信息比特位数和位置分布.在有误码的情况下,引入了零均值比计量,根据峰... 相似文献
85.
针对彩色图像,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亮度分量的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域中的算法。主要思想是应用彩色图像的YCbCr彩色空间,将亮度分量分块后做离散余弦变换,在DCT块中选择中频系数,利用SVR很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建立中频系数与其邻域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中频系数和SVR模型预测输出值,调整中频系数嵌入水印。提取水印时重新训练SVR模型,但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感知性,对色度变化、低通滤波、模糊、锐化、亮度、对比度增强、添加噪声以及几何变换等攻击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尤其对JPEG压缩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6.
87.
准确估计信源数目是很多高分辨算法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传统的信源估计方法大多是在白噪声背景下,以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序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某种标准设定门限来进行判决估计信源数目。而在实际情况中白噪声很难满足,从降一维特征空间的投影矩阵角度出发,获得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局部数据的投影差值序列,从而有效避开了噪声主要能量的影响,对空间色噪声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色噪声背景下,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多信源情况下准确估计信源数目。 相似文献
88.
以CDMA时变信道离散正则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矩阵外积分解的时变信道盲辨识算法。算法对传统的矩阵外积分解算法进行修正,使其适应离散正则模型两级盲辨识,并引入了精确的时延阶数估计,克服了现有算法需要预先知道信道时延实际阶数的局限,使其在仅知道信道阶数上界的条件下完成盲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算子方法的波达方向估计(direction of arrival, DOA)算法,和传统的子空间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矩阵特征分解,有效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同时它对相干信源有更高的分辨率。另外,传统的传播算子方法只在噪声协方差矩阵已知并且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较高的情况下才有很好的分辨率,而本方法在未知相关噪声场中也能够保持非常高的精度。最后,引入了基于混沌优化思想的谱峰搜索算法,进一步减少了算法运算时间,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结论。 相似文献
90.
为了在灾害发生初期灾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帮助政府提高社会募捐效果,以灾区政府为信号发送方,社会力量为信号接收方,建立了灾区政府面向社会力量募捐的两阶段信号博弈模型.分别得出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的成立条件,并将不完全信息下与完全信息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完全信息下政府的最优募捐策略会受到募捐物资总需求量的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