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3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48-48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市场变化及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大幅调整,小麦生产已开始由单纯追求高产模式向优质、专用和高效的方向转变。小麦子粒品质的优劣是由品种特性与栽培环境共同决定的。对同一品种而言,小麦品质的化学基础主要决定于内含蛋白和淀粉特性。  相似文献   
32.
甘蓝是我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优势蔬菜作物,当地甘蓝产品,无污染,品质及口感好,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资料介绍。稀土材料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验证稀土材料在甘蓝上的增产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区甘蓝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质量,我们在内官镇内官村设置了稀土材料在甘蓝无公害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定西地区黄(红)芪生态气候分析及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  史晓霞 《甘肃科技》2002,18(6):61-61
梁代大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 :“黄芪等一出陇西 ,色黄白 ,味甜美 ,今亦难得”。 2 0 0 1年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的称誉 ,因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我区所产黄芪根条精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色正质优 ,深受客商喜爱 ,享有很高声誉 ,远销韩国、新加坡、泰国等。为了让地道药材黄芪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从气候、土壤、生物习性等方面研究 ,对于扩大黄芪种植规模 ,实现优质丰产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重要意义。1 作物属性和药用特征 黄芪属豆科多…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38.
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棉花的种植面积,适时准确地掌握棉花的种植面积对于科学指导棉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安庆市、池州市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在棉花种植面积遥感监测过程中,通过土地利用背景数据库建设,以及基于背景数据的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解译,准确地监测了棉花种植面积及其变化率.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棉花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江的洲圩区,其次分布于沿江的岗地和丘陵;在2001~2002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主要是减少,在2002~200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主要是增加.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受棉花市场价格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朱炫 《大理科技》2005,(1):32-39
研究了中双1号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及氮肥施用期五个主要栽培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试验获得3125套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优选出每667m^2产油菜籽220-280kg间三个产量档次的农艺措施为:每667m^2种植2.2-2.6万株、施尿素35—47k、普钙25—47k、硫酸钾10—12k,尿素施用期是底肥70%、苗肥30%。  相似文献   
40.
大理州冬季亚麻杂草种类危害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亚麻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杂草在亚麻田间生长并与亚麻争水、争肥、争养分、争光照,抑制亚麻生长,导致亚麻原茎产量下降,等级降低,是实现亚麻原茎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州亚麻播种在秋冬季,田间温度、湿度较适宜各种杂草的发生危害。为掌握州内亚麻田内杂草的发生危害,给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从2001年10月起,我们对亚麻田内杂草种类、种群结构、发生危害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