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白族妇女信仰的宗教原始宗教、本主崇拜、道教和佛教进行分析 ,并揭示出白族妇女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各种宗教的教义、仪式、禁忌中都体现着性别的差异和性别的歧视  相似文献   
52.
北江流域几乎占广东地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流经韶关、清远两市各县以及肇庆的怀集、广宁、四会和佛山的三水、南海等县区,历史上这些流域的主干与支流上曾存在过一些水神崇拜,有的还残存至今。通过对有关庙宇和传说的考察.可知有这样几种水神:第一是由广府人传承而接受或受广府文化影响而移植过来的天后崇拜;第二是由有益于地方的官员转化而来的马援、周憬崇拜;第三是由地方名人转化而来的曹主娘娘崇拜;第四是由地方仙人转化而来的石上兄弟崇拜;第五是由著名将领转化而来的关公、岳飞紫拜;第六是由观音菩萨信仰转化而来的观音崇拜;第七是由民族始祖转化而来的盘瓠崇拜;第八是由神奇动物转化而来的龙王崇拜;第九是由守护神转化而来的北帝崇拜。这些崇拜反映了当时北江流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3.
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传说的记栽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一类是反映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民间对铜鼓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伏波造鼓、诸葛造鼓和孟公造鼓,这些传说和历史关系密切,反映了西南人民对马援、诸葛亮及孟获三位有功于他们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关于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则反映了古时岭南人民对铜鼓的崇拜。  相似文献   
54.
《西游记》中的龙王形象大都是良善而友好的。究其内涵与成因,《西游记》中大量出现的良善而友好的龙王群像,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龙信仰与龙王崇拜的兴盛,而与此同时,作为流布广泛、妇孺皆知的小说名著,《西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中国的龙王信仰与龙崇拜。  相似文献   
55.
对“武”字的“止戈为武”释义,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和谐”特征。实际上,由于缺乏平等、权利和协商、妥协机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充斥着暴力解决方式。暴力来源于政治失序,即不能平等协商利益分配,构建公平合理社会秩序,而视强力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最佳或最后手段。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学会平等政治协商,不以暴力相胁迫,并做出相应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政治改革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6.
刘军 《科技信息》2009,(12):123-124
至少从唐代开始,冼夫人就成为粤西和海南的主要崇拜对象。随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冼夫人崇拜在粤西和海南逐渐普及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庙会祭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与国内市场联系也愈益密切,庙会有效地整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57.
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土后,就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力图融摄儒道并与民间的鬼神信仰相结合。佛教的偶像崇拜与造像无疑地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融合不同的习俗和方式,按照需要改造着佛教偶像,最终使佛教这个外来宗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8.
原始艺术是原始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原始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通过原始艺术装饰风格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艺术的起源与美感的产生.原始艺术不管从纹样、造型还是色彩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装饰特点.是装饰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9.
传统节日在面临社会转型的今天以及洋节的冲击,显得很脆弱,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文章重点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功能研究出发,阐述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功能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试图为传统节日走出困境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从而能够使传统节日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60.
彝族社会传统的和谐观包括彝族先民生活的三个领域:自然、文化心理和社会,体现为亲密无间的天人观、人神交融的自我观、人际和谐的社会历史观和同根同源的民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