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东省东部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恐龙蛋化石记录表明,以长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从晚白垩世中期一直生存到晚期,但是以网形蛋类和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在晚白垩世中期灭绝了,以椭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新恐龙种群则在晚白垩世晚期出现.计算这些类型蛋壳的水蒸气传导率,发现圆形蛋类和网形蛋类的水蒸气传导率比长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的高4~115倍,说明前者必须在更为潮湿环境中进行孵化.根据蛋壳的δ18O记录,从晚白垩世中期到晚期,气候的变化是由湿润变为较干燥的气候环境.可以认为,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引起这一恐龙多样性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位于武夷隆起带和南岭构造带过渡部位、受NE向会昌—寻乌断裂带和EW向三南—寻乌断裂带控制的寻乌破火山口发育一套由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SHIR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寻乌破火山口碎斑熔岩的年龄为(96.7±1.1)Ma,花岗斑岩的年龄为(97.3±0.9) Ma,根据国际地质年代表,早白垩世与晚...  相似文献   
73.
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翼手龙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汪筱林  周忠和 《科学通报》2002,47(20):1521-1527
描述辽宁西部热河群上部九佛堂组近两年来发现的大量翼手龙类化石中一件几乎完整的化石骨架--董氏中国翼龙(新属、新种)Sinopterus dongi gen.et sp.nov.,属于古神翼龙科(Tapejaridae)。此前古神翼龙科仅在南美大陆巴西有过报道,中国翼龙是古神翼龙科保存最完整和层位最低的记录。详细描述了古神翼龙科的头后骨骼形态,补充了一些重要的形态学特征。热河群存在两个不同的翼龙化石组合,义县组的翼龙组合与德国晚侏罗世Solnhofen灰岩(Tithonian)的翼龙组合有些类似,而九佛堂组的翼龙与巴西早白垩世Santana组(Aptian/Albian)的翼龙组合具有非常相似的面貌。同时也认为义县组的时代要晚于Solnhofen灰岩,而九佛堂组的时代略早于Santana组。  相似文献   
74.
木木 《科学大观园》2013,(13):27-27
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飞行恐龙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确认小盗龙会将鱼类列入食谱,这一发现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小盗龙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体长约60厘米的小盗龙身体只有鸽子那么大,并有着锋利的爪子和覆盖羽毛的四肢。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六盘山盆地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连续采样和色度测量,结合地层沉积及磁性地层年龄,获得128.10~115.30 Ma色度变化序列.发现在地表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环境亮度值低并呈升高趋势、红度黄度值高且逐渐降低,在滨浅湖环境色度值趋势性不明显,波动幅度不大;亮度值与岩石胶结物有关,而红度值与赤铁矿质量分数有关.综合沉积环境、岩石及色度值变化分析表明:六盘山地区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分为128.10~125.00 Ma相对湿热阶段和125.00~115.30 Ma相对温湿阶段,基本与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气候转型以沉积相变化和色度值的渐变为特征,转型时间比全球海平面温度在123.30 Ma由高到低转变提前约1.70 Ma,说明陆地系统比海洋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76.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称为六盘山群,由下至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中三桥组由紫红色砾岩组成。位于六盘山盆地东部的固原炭山剖面是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重点研究剖面,该剖面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含有一套厚度为28.0 m的砾岩,以往一直归为三桥组,但本套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灰绿色,与三桥组的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紫红色明显不同,通过结合地震剖面地层解释和沉积演化规律研究,新确定了炭山下白垩统剖面的砾岩层位为李洼峡组边缘相,本剖面缺失六盘山群下部的三桥组、和尚铺组。  相似文献   
77.
辽宁铁法盆地早白垩世银杏胚珠器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胜徽  杨小菊  周志炎 《科学通报》2004,49(13):1334-1336
银杏属(Ginkgo)现今只存一个孓遗种,即著名的“活化石”Ginkgo biloba,但该属在中生代曾一度极其繁盛.可靠的银杏属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侏罗世,在侏罗纪和早白垩世十分繁盛;到始新世时在北半球主要呈环极分布,南半球少量存在,上新世以后就只遗存Ginkgo biloba一种了.  相似文献   
78.
沂沭断裂带北段大盛—马站早白垩世盆地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分析大盛-马站盆地的成因类型,重点调查了盆地内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盆地沉积中心迁移的规律,盆地内同生构造显示盆地边缘主干断裂具有左行走滑特点,盆地内生物化石及火山岩年代特征表明盆地形成了早白垩世,盆地性质为左旋走滑拉分盆地,说明郯庐断裂在早白垩世晚期发生过左旋走滑活动。  相似文献   
79.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 (J3 K1)盆地火山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确认出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 (J3 K1)盆地火山岩系是橄榄安粗岩系 ,且与其东部的火山岩系组成单极性系列。这是中生代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并挤压中国大陆板块的结果 ,进而控制的盆地 (J3 K1)是在受总体挤压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0.
灵山岛早白垩世构造应力解析及区域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灵山岛野外地质考察及总结前人资料, 并利用节理、岩墙和褶皱等应力感应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研究区早白垩世可能存在四期构造作用: 莱阳期NW 向伸展形成近海盆地, 莱阳期末期NW 向挤压反转作用, 青山期NW 向伸展裂谷作用和早白垩世末期NW 向挤压反转。灵山岛早白垩世两期伸展作用可能是分别对华北地区增厚地壳或岩石圈重力垮塌和岩石圈拆沉的响应, 而两期挤压反转作用可能是研究区由伊泽奈崎板块NW 向俯冲消减向太平洋板块NW 向俯冲过渡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