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恐爪龙类足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保存大量的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化石,2014年再次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8A和8B化石点)周边的地层进行系统考察,发现两个恐爪龙类恐龙(Deinonychosauria)的二趾型兽脚类足迹,这在鄂托克地区是首次发现。经对比研究,将其归入奔驰龙足迹属(Dromaeosauripus)。与奔驰龙足迹一起发现的还有其他两种兽脚类足迹(Asianopodus robustus和Grallator),反映了恐爪龙类恐龙的生活习性。此类足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内蒙驰龙足迹(Dromaeopodidae)的空白,增加了世界二趾型足迹的记录,也为鄂托克地区古生态与地层对比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2.
孔子鸟是生活在1.20-1.31亿年前左右的原始鸟类;现共有8个种、4个属;它们均归入孔子鸟目和孔子鸟科中。孔子鸟的主要鉴别特征包括:上、下颌均没有牙齿;肱骨近段具有明显的三角脊凸起;翼指爪和小指爪均明显大于大指爪。迄今,有关孔子鸟的研究涉及到鸟类形态学、系统分类、头部颞区的演化、食性及飞行等多方面内容。由于其无以伦比的数量多、保存精美等特性,孔子鸟的许多潜在科学意义还有待揭示。  相似文献   
13.
莱阳古生物发现与研究具有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在莱阳地区已经发现3个著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恐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化石生物群都集中分布在莱阳五龙河流域,许多重要化石遗址都分布在城郊四周,如金刚口和将军顶等。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采集了恐  相似文献   
14.
燕山地区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征与发育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岩浆岩锆石定年,重新分析了燕山构造带北侧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变形特征与演化历史,认为其经历了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两期伸展变形,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仅发育于早白垩世.该变质核杂岩起源于晚侏罗世(156~150 Ma)NE-SW向拉伸中,最初发育了向北东缓倾、上盘向北东运动的拆离韧性剪切带,其下盘也卷入了同期韧性变形,并有岩浆活动与上叠盆地伴生.在随后的149~145 Ma期间仅发生了有限的均衡隆升.早白垩世时(141~100 Ma),区内拉伸方向转变为NW-SE向,沿着变质核杂岩两侧发育了2条NE-SW走向、倾向相背的大型脆性正断层.这2条正断层外侧的上盘控制发育了早白垩世半地堑式盆地,而其间共同的下盘发生了地垒式隆升而成为伸展穹窿,使得晚侏罗世韧性伸展构造剥露到地壳浅部.在早白垩世伸展隆升中,核部杂岩由早期至晚期先后叠加了局部的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正断层,显示为应变局限化的特征.对该变质核杂岩演化历史与发育机制的重新厘定,一方面为燕山构造带发生过晚侏罗世伸展活动与克拉通破坏提供了构造证据,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带早白垩世强烈伸展活动普遍存在,代表了克拉通的峰期破坏.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下白垩统风成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邹喻苹 《科学通报》1995,40(8):737-737
自从80年代后期PCR技术问世以来,探寻化石中保存的遗传信息成为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人们从动植物化石、木乃伊及封存于琥珀内的昆虫内提取到痕迹量DNA这些古老的DNA通过PCR技术得以迅速和高效的扩增.在此基础上进行序列分析,并与现有类群的DNA一级结构作比较后构建系统树.分子进化学家可根据这些差异追朔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翼龙传奇     
这是一种奇怪的动物:看上去像鸟,有类似翅膀的构造,骨骼中空,但身上没有羽毛,嘴里还长有牙齿;它曾经称霸中生代的天空,但最终却没能躲过晚白垩世的大灭绝。  相似文献   
18.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产自辽宁西部下白垩统义县组的一种新的哺乳动物——索菲娅戈壁兽(Gobiconodon zofiae sp. nov.). 新种耳区的岩骨前骨板提供了第5脑神经Ⅱ, Ⅲ分支的汇合出口, 这可能是类似犬齿兽类的原始特征. 与爬兽一样, 新种保存了骨化的麦氏软骨, 表明它具有与下颌分离的耳区结构, 为哺乳动物中耳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直接的化石证据. 新种以I1/I1增大, 眶下孔靠后, 4个颏孔及牙齿结构区别于戈壁兽已知种. 新材料所具有的齿列咬合关系表明戈壁兽的上臼齿数目应为4个而不是5个. 在热河生物群已知的50余种脊椎动物中大多是东北亚的土著种类, 因之在进行动物群及时代洲际对比时有一定困难. 索菲娅戈壁兽的发现使热河生物群可以直接与北美及亚洲其他脊椎动物群进行对比. 戈壁兽的出现支持同位素测年数据, 表明含戈壁兽的义县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0.
杨小菊  何承全  黎文本  朴太元 《科学通报》2003,48(14):1553-1556
最近在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盆地穆棱河右岸青龙山一带穆棱组标准剖面地层中发现多属种海相沟鞭藻化石: Circulodinium cingulatum He et al., Circulodinium attadalicum (Cookson et Eisenack) Helby, Palaeoperidinium cretaceum Pocock, Oligosphaeridium totum Brideaux及Sentusidinium sp., 它们都是世界各地早白垩世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的属种. 这些化石的发现表明, 在穆棱组沉积时期, 鸡西盆地曾经历过海侵或海泛, 修正了以往所谓的穆棱组为纯陆相沉积的观点, 并为穆棱组地质时代的确认提供了新的依据, 也为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古地理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海相沉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