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9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9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44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4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水稻的控害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虫苯甲酰胺(康宽TM)200SC对水稻螟虫的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远远优于噻虫嗪、毒死蜱和杀虫单,防效分别达到了89.32%和92.23%,并对天敌昆虫和水稻生长安全.再生稻测产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明显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率为32.44%.  相似文献   
162.
为使今后对蚧虫的综合治理决策更趋完善与合理,对“宁夏蚧虫及其天敌昆虫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所获大量数据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了宁夏蚧类发生发展规律、成灾原因及其天敌的保护利用途径,总结出了以低毒、低残留、低成本、高效环保的无公害防治方法(清水加中性洗衣粉1000倍液防治蚧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寒冬高压喷水防治越冬虫态)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境假单胞菌属细菌丰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评价人工除藻反应器中组合填料、无纺布、弹性填料等介质对太湖水中溶藻细菌之一的假单胞菌属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总细菌的检测范围为103~108个基因拷贝/μL(R2=0.997);假单胞菌属的检测范围为1~105个基因拷贝/μL(R2=0.994).对除藻反应器溶藻细菌富集效果的评价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反应器中填料对该类溶藻细菌的富集程度.初步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定量假单胞菌属在环境样本中的丰度.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罕见的手掌软组织混合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复杂,密集增生的上皮样、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片状分布,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细胞增生明显,呈团块状排列且推挤纤维性包膜;另可见散在少许的异型性瘤细胞,间质玻璃样变及软骨黏液样变。肿瘤细胞在AE1/AE3、Vim、S-100、CD10和p63均表达阳性;GFAP呈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3%;p53在病变中呈广泛阳性表达。该病例术后建立随访,结果 为患者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软组织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病理异质性特点的间质性肿瘤,发生在手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指标S-100和p63联合检测可辅助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判断上,增殖指数Ki-67及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检测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推挤包膜的趋势或侵犯包膜的生物学行为都应作为风险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5.
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论证了柱网在两方向跨度相差甚大的情况下,楼盖沿长跨方向单向布置次梁的结构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抗震性,但在设计和施工中须注意竖向振动、长单向板混凝土开裂和结构挠度偏大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6.
河南产香茶菜属6种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具有较高多态性检测能力的引物,用于RA PD扩增,共扩增出8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占68.81%.对得出的结果用SPSS12.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产香茶菜不同种、同一种的栽培和野生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种间的差异要大于种内.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了香茶菜属6种植物之间的遗传关系,为中药材冬凌草的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7.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的现代分布、替代关系、地质历史、古气候和化石资料,探讨了中国岩黄耆属植物区系的发生、演变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岩黄耆属可能是由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中一类中生的原始灌木类群,在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或比这个时期稍晚一些,经过第三纪以来的环境分异变化,逐渐形成适应高寒山地生长的扁荚组种类和适应干旱环境生长的多茎组、短茎组种类,短茎组种类是多茎组对干旱强化进一步适应的结果,与此同时,原始的灌木类群自身也在继续演化,形成适应荒漠半荒漠生长的种类.这种演化过程揭示出生存环境中水热条件的剧烈变化是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8.
包囊游仆虫细胞的类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化分级抽提,并结合DGD包埋 去包埋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显示,包囊游仆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中,均存在由直径10 nm左右的单根纤维及单根纤维聚集成的纤维束为结构单元形成的类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体系.其中,营养细胞的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细胞质三维网架,在细胞膜内缘以较密集的纤维网占有了整个表质层,在表质层内缘的细胞质深部纤维形成较松散的网络,网内常见附着有细胞器及一些电子密度颗粒;核纤层位于大核核膜内缘,纤维紧密聚集成网;核骨架纤维网分布比较致密,未见有电子密度颗粒附着.休眠细胞中含有与营养细胞相似的纤维网架结构,但位于细胞内不同层次的纤维网比营养细胞中的同种结构要致密得多,这可能与纤毛虫形成包囊时细胞大范围的收缩有关.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休眠细胞包囊壁的内层壁中也观察到相似于中间纤维的纤维网络,其纤维网均匀和致密地分布在整个包囊壁层中.电泳图谱显示,纤毛虫形成包囊后,保留了营养细胞中的部分蛋白条带,失去了部分条带,新产生了一些特异的条带.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的类中间纤维 核骨架体系,是细胞在营养条件下和休眠状态下都稳定存在的结构,它可能起到比微管类骨架更重要的作用.并且休眠细胞中该体系产生的一些特异蛋白条带,可能是纤毛虫休眠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蛋白.  相似文献   
169.
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光合细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生态环境中分离培养出20株光合细菌,进行5-氨基乙酰丙酸(5-ALA)的产量检测,筛选出一株分离自广州市云溪公园池塘底泥的菌株R5,其5-ALA产量最高,达4.92 mg/L.为了确定菌株R5的分类学地位,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碳源利用情况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符合红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征;以菌株R5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基因,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将所测得的核酸序列与相关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菌株R5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株KUGB306(Rhodop-seudom onas palustrisKUGB306)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为99%.故最后确定该高产5-ALA的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 onas).  相似文献   
170.
为研究钢箱混凝土空心薄壁墩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法对一跨山头桥梁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空心墩与截面等效的钢箱混凝土空心墩作了弹性时程分析下的墩底动力响应对比。再针对钢箱混凝土空心构件,进行低周往复作用受力分析,研究了添加PBL加劲肋对钢箱混凝土空心构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和残余变形等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箱混凝土空心墩在地震作用下能通过更大位移减小墩底地震内力峰值响应,相比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更适合于山区桥梁;添加PBL加劲肋能减小钢箱混凝土空心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改善结构受力状态,显著提升构件的水平地震抗力和延性,位移幅值越大,构件耗能能力越能得到充分发挥,且有利于震后修复和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