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科学大观园》2010,(3):23-23
一位曾安全驾驶近十年的司机,因发生了一场车祸,一天溘然长世。法医的鉴定结论是:因为前夜与妻子同房,恣意纵欲,房事过度,引起视疲惫而酿成惨祸。  相似文献   
92.
《青年科学》2013,(11):21-21
可能白忙活了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到目前为止,好奇号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间接暗示生命存在的痕量气体线索,此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由细菌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好奇号也通过一年的时间对火星地表和大气进行了全面的扫描,结果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痕迹。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上是个曾经存在生命的地方,  相似文献   
93.
工作实践中,犯罪嫌疑人为逃避刑事制裁往往会蓄心积虑地推翻原先的有罪供述,这极大影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给案件的查办带来重重困难和障碍。本文就一起成功案例浅谈痕迹检验工作如何应对犯罪嫌疑人的翻供。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对原制模材料的改进,提高案发现场立体痕迹的提取率。方法:在原制模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提高其流动性,使其能充分浸润立体痕迹的每个部分,改善痕迹提取质量。原理:二氧化硅的弥散分布破坏原材料中大分子链的缠绕,使其流动阻力减小。结论:该方法提取的立体痕迹模型反映的细微特征较原材料更清晰,可以应用于实践现场立体痕迹的提取。  相似文献   
95.
将颗粒沉积理论中的经验公式法应用到烟气颗粒的沉积计算中,推导建立了壁面单位面积上沉积的碳黑颗粒质量与时间等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嵌入FDS软件,实现烟气流过壁面时形成的可视化痕迹的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环境中,设定测点,记录任意时刻壁面单位面积颗粒的沉积总量,对碳黑痕迹进行定量分析.与实际火灾事故进行模拟比对,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火灾情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火灾场景、壁面粗糙情况、火源位置等现场情况计算研究壁面碳黑痕迹的形成规律,对火灾调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卡巴类插芯门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家装门锁,技术性开启该类锁具也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作案手法,分析和鉴别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已是实战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实践为基础,总结两种常见的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留痕特征,分析两种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过程,为锁具痕迹检验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红色运动车     
《奇闻怪事》2012,(8):33
某日傍晚,好友小西警部来到团侦探的事务所。"哟,警部,有何贵干?""里边停车场那辆红色运动车是你的车吧?""是的。""要是这样的话,你可倒霉了。作为重要见证人,你要跟我去一趟警署。"小西警部突如其来的几句话,使团侦探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98.
基于局部小波能量工具痕迹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技术还依赖于传统的比对手段.使用小波技术,对工具痕迹纹理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构造不同方向上的局部小波能量特征矢量,以特征矢量为比对依据,计算痕迹纹理信号的相似度达到识别工具痕迹的目的,该方法为工具痕迹比对提供了定量检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我国鉴定人的委托权完全由司法机关垄断,法院给予自己选任的鉴定人所出具的鉴定结论以更高信任度。但是鉴定结论在未经查证前也只能属于证据资料,本文就鉴定结论认证的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浅议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笔迹鉴定工作的具体情况,要保证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应重点强化以下几个方面:1.鉴定人要了解案情。2.检验应从分析检材、样本笔迹有无伪装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检材、样本的一般特征及细节特征。3.重视分析研究书面语言特征及文字布局特征。4.加强鉴定复核制度。5.加强笔迹鉴定监督,建立鉴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