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应用于搅拌型番茄酸奶生产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番茄组培苗的不同阶段对抗生素和PPT的抗性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高效再生体系为基础,在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的出愈、芽分化生长以及生根的各阶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除草剂PPT三种选择性试剂,以确定番茄遗传转化所需的最佳筛选质量浓度.试验表明:T79和T151两个自交系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除草剂的抗性差异不大;卡那霉素与PPT在组培的各个阶段均对外植体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新霉素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在番茄组培的不同阶段、不同外植体对卡那霉素和PPT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以下胚轴出愈对卡那霉素反应最敏感,子叶出愈和生根阶段对其反应迟钝;下胚轴出愈和芽分化对PPT的反应较敏感,子叶出愈对其反应较迟钝.因此建议在番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对子叶出愈和生根阶段的筛选质量浓度为100mg·L-1,对下胚轴出愈为50mg·L-1,对芽分化及其生长为70mg·L-1;而除草剂PPT对子叶出愈阶段的筛选质量浓度为1.0mg·L-1,对下胚轴出愈为0.5mg·L-1,对芽分化和生根阶段为0.75mg·L-1.  相似文献   
13.
导入红树DNA的番茄后代在NaCl胁迫下的某些生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花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海岸耐盐植物红树总DNA导入番茄,其后代(D1、D2)受到NaCl的胁迫减弱,转化植株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番茄早疫病拮抗菌酵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种果实表面附生微生物群中分离到120株酵母菌.通过平板筛选法(invitro),筛选出11株酵母菌对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有拮抗作用.等体积混菌试验表明,11株酵母菌中有7株酵母菌,浓度为106、107和108CFU·ml-1时,能完全抑制105、104、103spores·ml-13种浓度的交链孢霉生长.通过果实接种试验法(invi vo)发现,酵母菌菌株L-1-6能够高度抑制3个品种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平均抑制率达到77.8%.  相似文献   
15.
对转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的第四代番茄及其对照经低温处理后,对幼苗叶片组织可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含量。发现转基因各组经低温诱导后的可溶性蛋白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发生变化。其中A-Ⅲ区电泳谱带迁移率加快,C区和B区语带染色加深.说明导入的afp基因已经表达,并使番茄获得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番茄灰霉菌(Bofryfis cinereca pers)可浸染叶、茎、花、果等部位,果实受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为了给防治工作提供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防治关键措施,于1992-1995年开展了病菌侵染途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加工番茄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对8个酱用番茄栽培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依次为:红霸〉红运〉石红9号〉新番7号〉石红4号〉新番8号〉里格尔〉UC-82。即红霸、红运综合表现最好,UC-82表现最差。此评价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综合分析加工番茄新品种较合理,对加工番茄选育与推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防菌BC2001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生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培养番茄根结线虫茎部结瘤,通过盆钵、电镜扫描试验直观评估BC2001菌的生防能力。结果表明,BC2001菌能使茎结瘤消减,且植株生长良好;从扫描电镜上看,BC2001菌可以在结瘤中定殖,并附着在虫体上,同时造成虫体缢缩死亡。  相似文献   
20.
抗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室内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番茄体内分离到了93株内生细菌。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筛选出了3株对番茄青枯菌具有较强拮抗力的细菌菌株ZB—1、ZB-2和ZB-6。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菌株ZB-6对植株进行预处理后,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可达63—65%,说明该菌株对番茄青枯病发生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