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愧为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在130篇的鸿篇巨著中,仅人物传记,就达112篇,尤以悲剧人物的描写最为出色。他们或雄奇沉郁,或慷慨悲壮,带有极其浓烈的悲剧色彩、悲剧情感,同时又不乏崇高之美、阳刚之美。《史记》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也充分体现在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形象之中。他们的悲剧命运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从而显示出悲剧人物巨大精神力量与人格力量,震憾并净化人…  相似文献   
992.
工笔画若要发展,可以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借鉴用线,打破工笔与意笔之分,吸取西画中的色彩,从西藏绘画和雕塑中借鉴其民族特色的形象的和色彩,增大中国工笔画的可融性,使之适应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993.
黄猛 《河池师专学报》2010,(6):30-33,54
《海浪》是伍尔夫最难懂的长篇小说,但它却是作者的压卷之作。在小说中,伍尔夫借助诗与音乐的韵律,将欢动的生命之美以精巧的形式呈现出来;借助程式化、抽象化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人性品格,汇成纷繁的人生乐章;并借助死、丑、忧伤等作为灰色的副调衬托欢快的主调。  相似文献   
994.
《嘻游记》     
《少儿科技》2010,(9):28-28
哦啦啦!爆笑喜剧《嘻游记》来啦!凭借出乎意料的搞笑剧情、绚丽的画面色彩以及强大的主创阵容,《嘻游记》迎来了票房的大丰收!上映后,影院在白天场次出现数次满座现象,学生观众的捧场是电影《嘻游记》最强有力的后盾!  相似文献   
995.
依稀记得,20世纪80年代,年画在春节中还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进腊月,各种年画铺天盖地,争奇斗艳,渲染出欢乐的气氛。人们买年画,贴年画,赏年画,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也祈望来年的生活美。它和春联、饺子、鞭炮,一起丰富着中国人红火热烈的春节。年画,顾名思义,就是年节喜庆时张贴的一年一换的画,是我国特有  相似文献   
996.
艺术歌曲强调艺术的欣赏性和技巧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去发现和感受艺术歌曲的渊源之美、演唱之美、情感之美和伴奏之美.  相似文献   
997.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倡导老师积极“引”,学生细心“观”,耐心“品”,用心“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一项不断认知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过程,其审美意蕴和外在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文章试从应用写作审美的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和第四格逐一透视应用写作特质、思想价值和内在功效,探寻创作规律,这对应用写作理论的研究、建构和实践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赵欣 《科技智囊》2008,(5):74-81
遇到一块好玉,是一生的缘分。 中国人爱玉,近乎于痴迷,不仅因为它集自然之精华、汇人文之精美,更因为它充满“灵性”。玉美人亦美,人美玉相随。君子比德于玉,正是崇尚它的仪态美、精神美、品格美。  相似文献   
1000.
杨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8,(24):232-232
通过教学案例,阐述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起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