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桂西壮族入赘婚俗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招赘、入赘的动机和为何能够长期延续的角度分析入赘婚流行的原因是有价值的,可是不能从根本上揭示形成入赘婚俗的真正原因。其实桂西壮族流行入赘婚俗的主要原因有四:地旷人稀、人口密度小,血缘组织不严密,女多男少的性别比,男女关系的平等无嫌。其中的人口密度和血缘组织关系两个原因是桂西壮族入赘婚俗流行的最关键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  相似文献   
32.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础、最主要的环境,也是文学思考生命、审视人性最为直接、透彻的视角。家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类生活的诸多命题在这个直观的窗口里得到展示。明清时期出现的几部长篇家庭小说巨著对中国古代家庭文学及文化作了详致的记录,而其中对于"情"之主题的探讨尤为热衷:纷繁复杂的世俗人情、情欲与死亡的哲思命题以及男女间的至情至爱,"情"被丰富而多层次地予以解读,成为家庭小说描写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33.
双性同体在译者身上的体现——以《紫颜色》两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王慧敏 《科技信息》2011,(3):I0028-I0028,I0030
目前,在翻译研究中,性别意识成为翻译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试图以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小说《紫颜色》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个性别不同译者中译本的分析,说明双性同体在译者身上的体现及如何影响着译文。  相似文献   
34.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尤其以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和邝丽莎等为代表,在当代美国文坛的影响愈来愈大。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关注并探讨女性生存境况以及女性如何争取权利,流露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具体来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通过无声的反抗,或将自己定位为双性同体,或结成姐妹情谊,以此对抗父权制的压迫,表达追求男女平等的理想。  相似文献   
35.
描写男女约会的诗歌是《诗经》爱情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那个时代婚恋习俗和青年男女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艺术上也是多姿多彩。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妙趣横生的场景描绘,以及生动传神的诗歌语言,共同构成了《诗经》约会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分组实验,采用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法,就体育教学中男女生主体所发挥作用的不同进行了研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成绩比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成绩男女生均有提高,但女生成绩提高不明显,而男生成绩提高较显著。  相似文献   
37.
王露露 《世界知识》2014,(11):70-71
<正>直到几个月前,我每天去跳尊巴舞。练舞厅就设在壁球馆里。跳舞的皆为女士,打壁球的多为男士。运动后可免费蒸桑拿。荷兰的桑拿多为男女混合使用,你想蒸,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着点和认识的或生疏的同性与异性坐在一个屋子出汗。那里松香味热气弥漫,一天工作后紧张疲劳的心就像喝了心灵鸡汤,马上就轻松下来。桑拿室里多为男士,女士不太爱蒸桑拿。我是桑拿控,每每跳舞后都  相似文献   
38.
美国作家简.斯迈利的小说《一千英亩》中有4个男性关键人物。他们中既有单一气质的代表,又有双性同体的典型,不同的气质组合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和结局。根据双性同体理论,只具有单一气质的男性逐渐在社会生活中迷失自我,而双性同体则可全面发挥自身潜能,拥有完美人生。  相似文献   
39.
双性同体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率先把双性同体引入女权批评的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倡导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统一。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她的三部作品中塑造了四位双性同体人物:少女米克和弗兰琪迫于父权社会的压力接受了传统角色的既定模式从而使双性同体特征消失殆尽;爱米利亚和辛格拒绝妥协并保留双性同体特征至成年而最终导致人生的悲剧。可以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卡森.麦卡勒斯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40.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伟大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才能到达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分析伍尔夫“双性同体”,可以看出这个术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女性她自己的利益,同样也是为了揭示男性的性别实质。毫无疑问,其中蕴含的对社会性别的透视提高了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