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91篇 |
免费 | 608篇 |
国内免费 | 49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50篇 |
丛书文集 | 865篇 |
教育与普及 | 76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47篇 |
现状及发展 | 102篇 |
研究方法 | 2篇 |
综合类 | 170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272篇 |
2022年 | 252篇 |
2021年 | 385篇 |
2020年 | 346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207篇 |
2016年 | 245篇 |
2015年 | 483篇 |
2014年 | 926篇 |
2013年 | 867篇 |
2012年 | 1133篇 |
2011年 | 1230篇 |
2010年 | 1186篇 |
2009年 | 1222篇 |
2008年 | 1266篇 |
2007年 | 1199篇 |
2006年 | 856篇 |
2005年 | 830篇 |
2004年 | 666篇 |
2003年 | 745篇 |
2002年 | 554篇 |
2001年 | 607篇 |
2000年 | 584篇 |
1999年 | 441篇 |
1998年 | 369篇 |
1997年 | 325篇 |
1996年 | 256篇 |
1995年 | 217篇 |
1994年 | 172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40篇 |
1991年 | 159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一些老油区由于注水开采等原因,导致地下联通情况复杂,这样开发调整井在钻井过程中容易出现复杂情况,本文以X侧平1井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井气侵及井漏复杂处理经过,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为以后老油区钻井中气侵及井漏复杂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3.
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文件服务器解决学生文件丢失的问题、虚拟服务器解决打补丁及绿色软件问题、系统优化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硬盘全盘保护避免病毒的入侵、增加考试硬盘解决教学与考试软件不同步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为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84.
采用一种新测试方法对早龄期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进行精确测量.该系统具有非接触式量测、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从混凝土初凝开始变形的测量.试验装置能有效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实现自动采集,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自干燥变形行为的试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5.
应用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电流变传动器的非高斯过程.高阶谱分析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的有效技术,它可以定量描写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可以抑制噪声、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本研究当零均值的非高斯白噪声干扰电流变传动器时,利用输出的采样数据,建立四阶累积量的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和自回归三谱,用于分析电流变传动器的动态特性.电流变的传动器的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是用NI虚拟仪器构成的. 相似文献
186.
在基于虚拟仪器构建的通用的电液测控实验台上,采用Bingham模型描写电流变液,建立电流变传动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对于随机负载干扰和不确定摩擦阻尼的情况,利用输入输出角度和转矩的采样数据,识别模型的系数,并可计算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或时间常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基于Leven berg-Marquardt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相比较,能更有利于对电流变传动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识别和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187.
许文彬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5(6):468-474
考虑一类电流变方程,如果方程的扩散系数在边界上退化,一般只能引入局部边界值条件.当αp++1时,在没有边界值条件的情况下,得到了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8.
时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6):770-772
经电化学活化后的玻璃碳电极可吸附溶液中的铅离子.吸附铅的循环伏安阳极峰电流值与溶液中铅离子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在0.1-1.0μmol/L,线性系数为0.998,响应斜率为50.0A/(mol·L-1),检测下限小于0.01μmol/L.铅离子的吸附与静电反应及活化玻碳电极的微观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9.
190.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Q235钢表面电化学合成了聚苯胺涂层,通过极化曲线评价了扫描方式、电位区间、扫描速率、循环次数等电聚合参数对聚苯胺涂层在Q235钢耐腐蚀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条件对聚苯胺涂层的防护性能影响显著.在0.1 mol/L苯胺+0.3 mol/L草酸溶液中,循环电位区间–0.5~1.6 V,扫速10 m V/s,连续扫描5个循环,可获得最佳防护性能.该涂层在3.5%Na Cl溶液中对Q235钢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聚苯胺膜具有颗粒状纤维状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