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71.
基于分子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光诱导介电泳控制椭球粒子运动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光电芯片中椭球粒子承受的光诱导介电泳和斯托克斯阻力,采用Runge-Kutta方法计算不同长宽比粒子的自转速度.采用COM SOL有限元计算电场,借助Velocity-Verlet算法模拟了粒子受介电泳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粒子长宽比越大,转速越快;在28,30μm位置处的椭球粒子,受正介电泳力向光斑运动,且沿着电场强度梯度方向行进,最高速度可达到312μm/s.以上仿真的转动速度和运动轨迹都与实验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2.
失血性贫血小鼠恢复过程中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失血性贫血小鼠恢复过程中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免疫组化和酶谱电泳法分别检测失血性贫血小鼠恢复过程中外周血RBC和Hb数量、骨髓细胞MMP-2和MMP-9表达以及骨髓造血微环境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RBC和Hb数量失血后第1d急剧下降.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二者数目逐渐上升,到第9d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2)在正常对照组检测到了较弱的MMP-2和MMP-9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血后1d组、3d、5d和7d组小鼠骨髓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明显增加,MMP-2和MMP-9表达分别于失血后5d和3d达到峰值.与1d组相比,3d组小鼠骨髓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以及5d组小鼠骨髓细胞中MMP-2表达明显增加.(3)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proMMP-2,proMMP-9和MMP-9 3条酶带,MMP-9的活性最强.失血后1d,proMMP-2,proMMP-9和MMP-9的活性均急剧升高.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3者的活性逐渐降低,到第9d时恢复到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失血性贫血小鼠可能通过骨髓细胞中MMPs表达增加以及骨髓造血微环境中MMPs活性升高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使外周血RBC和Hb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3.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0.025MPa和-0.05MPa 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天和5天,叶片的DNA、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抗旱品种73-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2148小。RNA电泳结果表明:23sRNA、18sRNA、16sRNA以及小分子量RNA的含量均下降,2个品种的下降差异不明显,但在峰形上有区别。DNA电泳结果表明,DNA各组分含量在水分胁迫下也表现为下降趋势,且2个品  相似文献   
174.
研究白毒鹅膏茵毒素致肝损害的机理,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白毒鹅膏茵毒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注毒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DNA梯形带(DNA Ladder),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未出现该特征,说明受毒小鼠肝细胞被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75.
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药品和人体血清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最佳实验条件是:50 mmol/L NaH2PO4-H3PO4,pH=2.5为背景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15 kV,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89 nm。实验结果表明:氢溴酸加兰他敏在0.0150.16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最低检出限是2.57×10-5mg/mL。日内和日间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0.10%0.16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最低检出限是2.57×10-5mg/mL。日内和日间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0.10%0.22%、0.13%0.22%、0.13%1.10%和0.14%1.10%和0.14%0.34%、0.76%0.34%、0.76%1.63%,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该方法可简单、快捷地检测药品和人体血清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  相似文献   
176.
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制备了SrTi1-xMgxO3-δ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氧敏特性.  相似文献   
177.
俄罗斯莫斯科“季科”公司的专家们研制成功一种被他们称之为“液态铝箔”的合成油漆材料。之所以命名为“液态铝箔”。是因为这种合成漆料具有通常所使用的铝箔的白色,以及良好的散热和反光特性。  相似文献   
178.
《科学通报》2011,56(31):2628-2628
包头医学院血红蛋白研究室的秦文斌教授, 经过30 年的研究, 发现了“血红蛋白A2 现象”, 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发生机制. 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1981 年中文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报》. 有关发生机制的研究成果, 分别发表在1991 年《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研究进展》和2010 年Electrophoresis 杂志. 在此基础上他又发现了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电泳“再释放”, 证明它更具显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文章发表在2009 年Electrophoresis 杂志. 他在《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2011 年第8 期发表的“活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电泳释放”全面报道了上述一系列发现, 为后人血红蛋白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9.
人们在对电泳显示器的研究设计中,针对像素之间的电场串扰,彩色显示状态下滤色器对对比度的影响,响应速度、多状态切换显示等问题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方案。基于此,重点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分析历年来电泳显示器中电极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