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1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4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简要介绍蛋白质一纳米粒子薄膜电极的电化学与电催化研究的新进展。纳米粒子能够把自己近距离地固定在蛋白质的活性中心,提供直接、非媒介体的电子转移,大大增强了其电流响应和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的方法更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52.
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AlTiN陶瓷涂层。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用三电极系统对Ti6Al4V—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进行抗侵蚀试验,并作出极化曲线与Ti6Al4V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Ti6Al4V -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抗侵蚀性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53.
利用原位拉曼光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对高浓度S2O2-8在金电极上还原过程中所产生的伴有周期性析氢现象的电势振荡行为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证明了S2O2-8还原引起的极限扩散耗尽和析氢导致的对流恢复是造成其电势振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4.
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铜(Ⅱ)[Cu(Ⅱ) L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 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次序为:SCN-,Sal-,ClO-4,I-,Cl-,Br-, Ac-,NO-2,NO-3,SO2-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在1.0×10-1~2.5×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 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mV(25℃),检测下限为9.0×10-7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 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 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视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晶体传感器的指纹识别装置),并借此分析和研究了指纹识别系统的识别原理和设计方法,这些原理和方法对指导和优化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采用球形Ni(OH)2作为正极添加剂,使MnO2电极在7 mol/L KOH溶液中的可充性得到显著改善.对Ni(OH)2和曾广泛研究的Bi2O2添加剂修饰的MnO2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初步明确了Ni(OH)2的作用机理.模拟电池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Ni(OH)2添加剂在实际可充碱锰电池中作用效果明显优于Bi2O3.  相似文献   
57.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实验发现该电极对3,4 二羟基苯乙酸(DOPAC)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其氧化电位负移105mV,峰电流显著增加,实验表明DOPAC浓度在5.0×10-6-2.0×10-3moL/dm3范围内,其浓度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2.0×10-6moL/dm3,一些常见的共存物质对其测定无干扰,且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生理介质中苦参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在0.30~1.20V(相对于SCE)的电位窗口内及0.15mol/LNaCl水溶液中,苦参碱在0.92V附近产生了一个不可逆氧化峰,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电极反应受扩散步骤控制.运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苦参碱的峰电流与其浓度的关系,确定了浓度测定线性范围4.0×10-4~1.4×10-2mol/L,检测限为(4.0±0.02)×10-4mol/L.用该方法测定了相应药物中苦参碱的含量,相对偏差在0.6%以内,平均回收率为100.0%~101.0%,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9.
电子选针中的数据存储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选针循环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推荐一组减小选针循环的优化参数。对电子选针的数据形成、选针循环的最小数据存储量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选针循环数据的平行算法和交错算法,为电子提花圆纬机花型软件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比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将九四〇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行静脉化疗治疗的104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52例。A组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式,B组则实施PICC方式。比较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带管舒适度及活动受限情况。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2.31%与B组的96.15%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B组置管时间(156.74±16.59)d较A组的(3.68±1.83)d的长(P<0.05),局部渗血及渗液、导管堵塞、导管脱落、静脉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组低(P<0.05),活动受限比例亦较A组低(P<0.05),其带管舒适度较A组高(P<0.05)。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与静脉留置针相比可明显延长置管时间,显著减少静脉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增加带管舒适度,且其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