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04篇
系统科学   183篇
丛书文集   388篇
教育与普及   1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78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阐述了电化学装置两极机制及其命名原则,从氧化还原观点阐明了电化学反应的实质;从热力学角度论证了能量转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2.
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广泛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中作增塑剂,国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癸二酸和2—乙基乙醇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酯化,用甲苯作溶剂,制得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产率为96%—98.5%,纯度为96.26%。  相似文献   
133.
张美芹  孙鹏  陈勇  李菲  高曌  邵元华 《科学通报》2003,48(8):787-792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电解池, 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相比为1(r = Vo /Vw)时可质子化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W/DCE)上的转移反应, 确定了它们的亲油性. 该系统是将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滴在银/氯化银电极上, 然后将1,2-二氯乙烷溶液覆盖在水溶液的表面, 再与有机相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构成常规的三电极系统. 由不同pH值下测得的循环伏安图计算出了阿米替林、苯海拉明和苯海索3种药物离子在W/DCE上的标准离子分配系数、标准离子转移电位及标准离子转移吉布斯自由能等. 由实验结果构建的离子分布图可用来预测和解释可离子化物质在两互不相溶溶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134.
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法表征了血红素蛋白质-甲基纤维素膜修饰电极。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显示,在甲基纤维素(MC)凝胶中,蛋白质保持原始构象;在溶液pH3.0—10.0范围内,蛋白质的构象可逆地变化。原子力显微图像表明蛋白质与MC水凝胶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研究了血红素蛋白质催化还原O2、H2O2和NO的机理。实验表明,还原O2和NO时,血红素蛋白质-MC修饰电极能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几乎不变;而催化H2O2时,催化活性下降较快,表明其反应历程有显的差异。稳定的蛋白质-MC修饰电极能定量测定H2O2和NO2^-。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升温法测定了对硝基苯胺、对苯二酚及苯甲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并根据所测数据给出了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经验回归式。  相似文献   
136.
郝义  徐敏  李瑞波 《应用科技》2003,30(3):56-58
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对硝基酚的新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对硝基酚可以活化钒(V),催化氯酸钾氧化罗丹明6G的反应,使其荧光猝灭。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μg/L,检测限为2.5μg/L,回收率为96.5%,可直接用于污水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7.
提出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像对的校正算法。该方法无须计算原图像对的基本矩阵和极线几何关系,而是直接利用校正后立体图像对的基本性质将其转换成一个二次优化问题。实验证明,利用该校正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8.
采用电沉积Pt在陶瓷膜的方法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醇类阳极氧化的陶瓷基底电极,采用在电沉积前用氧化钨的溶胶或硅钨酸或硅钼酸的溶液浸渍陶瓷膜的方法可将钨和钼添加到电极中.实验发现钨和钼的添加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如对于甲醇的阳极氧化,添加硅钼酸的电极上的电流密度可达到187 mA/cm2,为相同条件下不含硅钼酸的电极的5倍多.对于乙醇的阳极氧化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9.
以对-苯基苯酚为原料,通过醚化,酰化和氧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正-烷氧基联苯-4-甲酸,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化合物3的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3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3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温度范围递减,至十二烷基时,仅呈现近晶性。  相似文献   
140.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吸附原子对0.1mol^-1H2SO4溶液中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O.70V(SCE)时,S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可方便地得到S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甲酸的电氧化.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了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