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8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报导了四种不带结晶水的无机盐在甲醇、乙醇饱和溶液中的电导率与H2O含量的关系,特别是NaCl在乙醇—H2O饱和溶液中的电导率与温度之间存在着的线性关系,同时测定了NaCl在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醇—H2O饱和溶液中的电导率,发现其数值受H2O含量的影响大于甲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2.
本文发展了Schommers的时间观点,着重讨论了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时间和共振时间。本文通过假定辐射与物质作用过程为时间本征态,推出了共振时间量子化的重要结论。本文应用共振时间量子化推出了统一描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偶数或分子为偶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霍尔电导量子化公式。  相似文献   
863.
不同贮存年份萝卜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了5个不同贮存年份萝卜种子的生活力及体内生理、生化变化及酯酶同工酶的异同。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明显下降,各活力指标与贮存时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种子电导率与贮存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超过一定贮存时间,种子劣变加剧,生活力急速下降。不同贮存年份的种子其幼芽期酯酶同工酶表现不一,长期贮存种子的遗传稳定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64.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LiCoO2正极的电子和离子传输特性, 及其在电解液中贮存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发现当LiCoO2正极在电解液中贮存达到9 h时, 在EIS的中频区域出现一个新的半圆, 随着贮存时间进一步延长, 该半圆不断增大. 在充放电过程中, 这一中频区域半圆随电极电位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增大和减小, 其变化规律与LixCoO2电子电导率随电极电位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因此, 这一新的EIS特征应归属于LiCoO2正极在贮存或锂离子嵌脱过程中LixCoO2电子电导率的变化. 研究结果还发现, LiCoO2正极表面SEI膜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可逆地增大和减小, 也可归因于充放电过程中LiCoO2正极活性材料电子电导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65.
制备了钙钛矿锰氧化物La2/3Sr1/3Mn1-xCoxO3(x=0,0.2,0,25)体系,研究该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和电输运性质.研究发现,所有样品具有相近的热膨胀性能,200-800 ℃温区内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约为1.2×10-5K-1;x=0和x=0.2掺杂样品在高温下的电输运机制符合小极化子模型;x=0.25掺杂样品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在800℃时的电导率为100S/cm.  相似文献   
866.
以LiTi2(PO4)3为基,用分析纯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900℃)制得一系列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2x+2yAlxMgyTi2-x-ySixP3-xO12(以下简称Ti—Mg—Lisicon).系统的合成温度随x和y的增大而降低.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x=0.1,y=0.1的合成物室温电导率最好为1.31×10^-4S/cm,而673K时x=0.1,y=0.3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大,为2.93×10^-2S/cm.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x=0.1,y≤0.7;x=0.2,y≤0.6的组成范围内均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相似文献   
867.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氧化乙烯/聚苯胺(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研究反应体系中苯胺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采用IR和SEM对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观察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EO/PANI导电材料为两相复合物,该复合导电材料在250℃以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30℃,引发剂与苯胺单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0,苯胺含量为50%~65%,在此反应条件下制得的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的性能最好,室温下其电子电导率为2.56S/cm。  相似文献   
868.
本文讨论了复合电磁屏蔽材料中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对材料电导率和屏蔽效能的关系。体系中导电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一般认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随着材料的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然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规律仅适用于传统的由致密金属所构成的电磁屏蔽材料。而对于由金属粉末与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其良好的导电性是获得优异屏蔽效能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良好的屏蔽效能不仅取决于材料自身的电导率,而且与材料中金属粉末和基体材料的分布密切相关。导电组分体积分数的变化,导致体系中导电组分的分布状态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导电网络的形成和导电机理的构成,是这类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69.
土壤溶液常规分析中离子含量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土壤溶液常规分析中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出发,根据各离子含量和溶液电导率之间的数值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模型,以此为根据,说明可以由溶液电导率快速推测出溶液中的各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870.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HCl混酸为掺杂剂,过硫酸胺(APS)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掺锑二氧化锡(ATO)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ATO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在n(ANI):n(APS):n (DBSA)=1:1:0.7,m(ATO):m(ANI)=0.1:1时,复合材料室温25℃的电导率最高可达8.35 S·cm-1.通过FT-IR,XRD,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NI优先在ATO粒子表面聚合,形成聚苯胺包覆ATO的导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