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采用MNDO系列方法对7个噁二唑对称衍生物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得到它们的优化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及电子光谱,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确认。考察了组态数对理论UV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适当选取组态数目,有助于减小理论UV谱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该文中电子光谱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平均误差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02.
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的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邻苯二甲酸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合成了4种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紫外光谱.采用量子化学DFT方法计算了4种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的电子光谱,计算结果显示,甲基对FMO能级结构有较大的影响,Br原子的非键电子产生了跃迁.还采用了ZINDO,CIS和TDDFT方法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发现在计算激发态时ZINDO和CIS方法对含Cl原子体系的计算结果较差,TDDFT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103.
报道了咪唑、吡啶、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和噻吩嗪对尾式缬氨酸卟啉[5-对-(N-缬氨酸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钻(Ⅱ)、铁(Ⅲ)、锰(Ⅲ)配合物电子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含N、S轴向配体对金属卟啉轴向加合能力由大至小的顺序为:噻吩嗪咪>咪唑>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  相似文献   
104.
C_(60)的电子光谱和三阶非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继康 《科学通报》1993,38(8):708-708
自从Smalley,Kroto,Kratschmer,Huffman等关于碳笼(Fullerene)的开创性工作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研究碳笼的热潮.1990年和1991年Kratschmer等和Kroto等相继报道了C_(60)电子光谱精确测定的结果.我们曾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C_(60)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当时只预测C_(60)在366nm处有一吸收峰.  相似文献   
105.
报道了咪唑、吡啶、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和噻吩嗪对尾式氨基酸卟啉[5-对-(N-色氨酸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钻、铁、锰配合物电子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轴向配体对金属卟啉的轴向加合能力由大至小的顺序为:噻吩嗪>咪唑>吡啶(≈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相似文献   
106.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大环H4L(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N′″,N″″-四乙酸)与镍形成的固体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等技术表征出配合物的组成为NiH2L.2H2O,由电子光谱数据探讨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电子光谱法考察硅氢化反应中催化剂Pt(Ⅳ)或Pt(Ⅱ)物种和不饱和化合物的特征吸收,从而提出其催化作用的关键中间体和催化机理,实验表明:催化剂中ROH主要起溶剂作用,Pt(Ⅳ)催化物种容易被HSiR_3还原为动力学活性的Pt(Ⅱ)催化物种;反应诱导期是关镇中间体生成与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压力对配合物电子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力引起配位化合物电子的扰动加深了我们对中心过渡金属原子和周围配体相互作用本质的认识.电子结构的扰动一般被称为“压力调整”,可以用来解释形变产生的压色性,本文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例探讨了压致变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0.
A novel method to synthesize 2,6-bis(p-aminophenyl)benzo[1,2-d; 5,4-d ‘]bisoxazole using 1,2,3-trichlorobenzen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rough nitration, substitution, hydrogenation, and condensation was reported. During the condens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of SnCl2 on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was studied. The electron spectra of the compound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a fluorescence material with large Stokes shi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