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1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24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农业生产中由于连作和长期使用化肥,加剧了土壤贫瘠,致使土地板结,各种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逐渐减弱,茄科类蔬菜根茎病害频发。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影响根茎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针对关键因子,进行了营养平衡调控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多种土壤改良措施的对根茎病害控制的效果,形成了以营养改良为主线的土壤修复控制根茎病害的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保健-预警-系统控制”的新植保体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52.
我国海洋富营养化趋势与生态修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我国近海超量受纳污染物而发生严重富营养化,以及赤潮和绿潮频发的形势下,养殖大型海藻是修复海洋生态之有效途径。一系列近海养殖实验研究也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明。随着我国工农业及城市化发展,大量陆源污染物的输入使近海富营养化程度剧增,而旺盛的海水养殖作业亦造成局部养殖海区严重的富营养化与酸化,最终使得海岸带海域赤潮、绿潮、水母等生态灾害频发。为此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遏制近海生境退化,进而恢复主要生境功能。各类生态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特别是大型海藻的养殖,作用日益引人注目,已获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近海养殖大型海藻,可直接从海水中"拔出"大量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充分利用大型海藻的生态修复作用,乃是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95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占斌  焦海华 《自然杂志》2012,34(6):350-354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和威胁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环境问题。笔者借此对重金属污染,农田重金属的来源、危害及其主要的修复技术进行分析,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4.
针对Kinect传感器获取的深度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以及深度信息缺失导致的空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数据融合的深度图像修复算法。首先,对配准后的深度图像利用卡尔曼滤波使跳变深度值趋于平稳,并采用阈值分割法得到待修复区域;其次,计算待修复边界所有像素点的时空域置信度,对时空域置信度最大的像素点计算其时域和空域深度数据,并根据时空域置信度为时空数据分配权值进行数据融合,实现像素点的修复;最后,待修复边界改变,迭代执行上一步直至图像修复完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修复算法相比,基于时空域数据融合的Kinect深度图像修复算法的深度图峰值信噪比更高、均方根误差更小,图像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955.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段河道护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其结果导致河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河岸连接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因此恢复重建受损河岸生态系统,需要研究适于河岸生态环境、生态作用好的生态修复材料.以恢复重建城市段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为目的,研究了作为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芦苇幼苗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芦苇秆粗细对芦苇秆的发芽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取芦苇秆时,尽可能选择休眠芽多的芦苇秆,并且选用细芦苇秆,以便于运输;散状、捆状条件下,芦苇秆的发芽有显著差异,捆状芦苇秆要比散状更易发芽,可培育出优良的芦苇幼苗,因此最好将数个芦苇秆捆成一束浸泡发芽.本研究得出的技术方法,可以减少对芦苇原生地的破坏,并且能够快速、大量繁殖芦苇幼苗,为成功开发植物相容型混凝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56.
用于修复污染地表水的黄杆菌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污染地表水的特点,从河水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去除CODCr的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进行固定化.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78 h的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颗粒对污染地表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86.27%,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59.65%.  相似文献   
957.
一、概述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毛郢孜煤矿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地压随之增大.以前在-350m大巷和三水平延深施工中,有多处巷道处于松软围岩带,围岩多为松软的层状砂页岩、泥岩夹粉砂岩,采用传统的锚喷及砌碹支护,锚喷段出现喷体剥落、折帮、掉顶现象,砌碹段拱基、拱中先行破坏,拱部变成三角形,墙体鼓肚,料石被压碰碎,其破坏特征比锚喷支护更为严重,修复工程量特大.  相似文献   
958.
目的探讨采用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部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异体骨来源于外伤急死者.死后12 h内在无菌条件下取骨,经酒精、高温煮沸处理备用.对10例膝关节部位良性骨肿瘤进行病灶清除,将大块异体骨修整至适合骨缺损处形状后植入,空隙处再填充骨碎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明显排斥反应.植骨处骨性愈合,与正常骨结构无任何差异,肢体功能恢复优良,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结论采用异体骨移植修复膝关节部位骨肿瘤术后较大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关节功能获得最大限度保护,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59.
自修复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智能性和安全性,对其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而胶黏剂作为自修复混凝土的一种修复材料,对混凝土的自修复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修复后的混凝土裂缝不再开裂,胶黏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黏结强度。以WD5319、长城717胶黏剂和环氧树脂三种胶黏剂为例,分别进行流动性与黏结强度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胶黏剂。结果表明:自制的流动性试验装置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胶黏剂在混凝土裂缝中的流动情况,即混凝土微裂缝宽度越大,胶黏剂流速越快;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流速由快到慢依次为:WD5319、长城717胶黏剂和环氧树脂;黏结界面黏附面积越大,固化龄期越长,胶黏剂黏结强度越大;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黏结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环氧树脂、长城717胶黏剂和WD5319。  相似文献   
960.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生物修复的概念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式出发,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个方面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指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基本上处于试验开发阶段,其今后研究的重点为探索超积累植物修复的机理,开发土壤改良剂和生物吸附剂以增加效益,超积累植物生物学性状的改善和微生物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以生物修复为核心的联合修复作用的发挥及生物修复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预料,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