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长方体隔爆壳体对浪涌电磁辐射屏蔽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煤矿电力系统中大功率设备的启停、电力系统故障短路、开关设备和变频设备启停,所产生的浪涌,分析了长方体壳体屏蔽衰减特性,以KBZ-400/1140(66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的隔爆外壳为例,研究了隔爆外壳的屏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屏蔽外壳对于浪涌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煤矿井下电磁兼容标准制定,和矿用电工电子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对MH-47—100型低比转速离心泵在D1/D2〉0.9和0.8〈D1/D2〈0.9的情况下共进行了5次切割,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切割之后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并对切割后的各性能曲线和切割后离心泵隔舌部分的外特性和内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切割量应保持在10%之内;小流量下对叶轮外径切割后泵隔舌部位流动影响较大,大流量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3.
 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是深水钻井的关键环节之一,管柱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本文阐述了无隔水管深水钻井管柱的纵横弯曲变形力学模型、纵向振动力学模型及无隔水管深水钻井送入管柱设计与强度校核方法等,分析了作业管柱变形及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规律,提出了解决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简化思路。结果表明,作业管柱的轴向拉力过大或过小、海水深度大、平台偏移或升沉振动幅度过大以及海流流速快等因素对管柱的强度安全具有显著影响。在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时,应充分考虑管柱的作业工况及环境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储层隔夹层是流体在储层中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开展储层隔夹层认识和表征研究对油田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及开发方案的编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海相砂岩储层,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分析隔夹层的成因机理,将其分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两大类隔夹层。从岩心井隔夹层识别入手,开展电性特征对比、物性分析资料研究,识别出泥质、钙质和物性3类隔夹层,确立了非取心井隔夹层划分识别标准。进一步探讨了隔夹层的厚度、分布范围、垂向渗透率和产状4个主要因素在油田开发中的控制作用。隔夹层对油水的封堵能力与厚度、分布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垂向渗透率决定着注入水向上向下的波及程度和速度,顺夹层倾向方向注水往往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65.
前人对辫状河储层的研究往往笼统地将其作为一种储层类型,对不同类型辫状河储层研究较少。在文献调研和露头观察的基础上,以苏丹FN油田为例,按“层次约束”思路,参考Miall等关于河流相的构型界面分级体系,对分汊与游荡型两种辫状河储层内发育的隔夹层层次结构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分汊型辫状河隔夹层主要包括泛滥平原沉积、泥质充填或半充填河道、落淤层及沟道细粒沉积。而游荡型辫状河隔夹层仅包括泛滥平原沉积和少量泥质半充填河道。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隔夹层在岩石类型、发育程度、厚度及展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对底水油藏水进方式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各不相同。最后总结了隔夹层在垂向上影响剩余油分布的5种模式及其相对应的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66.
深水钻井过程中海水段隔水管环空中的水力学特性与常规井有较大差别。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段大尺寸环空中的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环空泥浆返速、钻杆旋转速度、钻井液性能和环空尺寸等对压耗的影响,并与常规井眼环空压耗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寸环空中,对于幂律流体,在层流状态下环空压耗随钻杆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环空尺寸的增大,环空压耗急剧降低;随钻井液流变指数和稠度系数的增加,环空压耗呈指数增大和线性增大。本文可为研究隔水管环空螺旋流携岩规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7.
新都-洛带气田侏罗系遂宁组第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薄片资料、扫描电镜资料、岩屑录井资料、孔渗资料及压汞实验分析,表明新都-洛带气田侏罗系遂宁组第二段储层岩石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由于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砂岩属特低-超低孔、低渗-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4.67%,渗透率0.420×10-3 μm2,孔渗相关性好.河道迁移改道造成储层砂岩中泥质隔夹层发育,遂二段主力产层J3sn21储层砂层组中隔夹层达到15%~40%,分布频率为0.18~0.40 m-1.隔夹层厚度相对较大,发育频繁,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等影响.处于有利相带的构造高部位是优质储层的发育区,有望取得油气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68.
3.3kV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差动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殊问题.鉴于差动保护存在的固有不平衡电流,采用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方法,建立3.3 kV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差动保护系统,设计了高精度窄带通二阶双二次滤波电路,组建了基于DSP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保护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移动变电站差动保护功能,为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保护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准静态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深水钻井隔水管进行准静态分析时,需搜索波浪的最大相位角以寻找最大波流合力,提出了搜索波浪最大相位角的最大Mises应力准则.开发了隔水管准静态分析系统,系统以C Builder为开发环境,后台调用ABAQUS进行计算,调用面向对象Python程序访问数据库,提取计算结果,实现了波浪最大相位角的自动搜索和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准静态非线性分析.应用实例验证了该分析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波浪相位角为180°时隔水管准静态响应最大,其次为波浪相位角90°,2700°,0°,隔水管静态响应介于波浪相位角为90°与270°的准静态响应之间.  相似文献   
70.
深水铝合金隔水管涡激振动疲劳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铝合金隔水管(AAR)具有高比强度,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可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涡激振动(VIV)是引起隔水管屈服失效与疲劳失效的主要因素,也是隔水管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基于一种模态叠加方法预测隔水管的VIV响应,通过大量分析,系统研究了铝合金隔水管在不同流动剖面下的VIV响应与疲劳特性.结果表明,AAR的涡致疲劳损伤依赖于流动剖面的形状,且在不同位置处差别较大.长度增加导致隔水管模态频率与模态曲率降低,使得隔水管具有更好的VIV疲劳特性.与常规钢制隔水管(SR)相比,铝合金隔水管具有较好的VIV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