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76篇 |
教育与普及 | 5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12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Xue Jianfeng 《科学之友》2012,(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和燃料易于携带等优点,是一种极具竞争潜力的便携式、可移动能源.然而,DMFC商业化尚存在一些问题.就阴极而言:一是阴极催化剂高的过电位和高的Pt用量;二是透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渗透到阴极的甲醇造成阴极“混合电位”效应,导致阴极过电位增加了0.2~0.3V,电池效率下降约1/3.核壳结构的双金属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具有包覆层金属和金属核的双层物化性能,不仅拥有合金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在酸性介质中可以避免过渡金属的溶解,使得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改善.开发并研究核壳型的电催化剂是减小混合过电位、降低电池成本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发展可替代能源对缓解全球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 因其工作温度低、能量密度高以及污染物排放少等特性,正逐渐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便携式能源技术之一。目前,其商业化进程主要取决于甲醇氧化反应(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MOR) 的动力学快慢、催化剂的成本和寿命。Bi元素的掺杂可以极大地提高甲醇电催化氧化的性能,并且可以提高阳极催化剂抵抗CO中毒的能力。介绍了掺杂Bi的贵金属和非贵金属阳极电催化剂,以及贵金属掺杂Bi2O3、Bi2WO6 等光辅助电催化剂;综述了它们提高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机制,并展望了阳极Bi电催化剂在DMFC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燃料的效率,并使该系统微型化,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该系统中循环甲醇浓度的软测量算法。该算法利用甲醇浓度对电化学响应的特性,将电堆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作为对浓度的响应参数,将每片电池作为传感原件,准确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从实验结果推测值的甲醇浓度误差小于0.40%。该算法可用于微型燃料电池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综合缸内直喷发动机壁面引导、喷雾引导和气流引导分层燃烧系统的特点,在一台柴油机改造的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开展了甲醇缸内直喷复合导流分层燃烧的研究.对影响燃烧系统性能的导流面位置、火花塞伸出缸盖的距离、涡流比、供油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喷油器启喷压力、喷油嘴形式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甲醇发动机可以实现过量空气系数为2.23的分层燃烧,在1 500r/min时扭矩为135 N·m(是同工况下原柴油机的65.5%),热效率达到29.7%,较好地实现了分层燃烧系统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17.
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改造的复合导流分层燃烧缸内直喷火花点火甲醇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甲醇发动机的最大压力位于上止点后14°~17°的位置,离上止点较近,燃烧定容性好,热效率高;最大压力升高率低,发动机工作柔和,燃烧噪声低;燃烧放热率曲线的形状与传统汽油机预混燃烧单峰形状相似,没有出现扩散燃烧导致的双峰放热现象;在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下,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不超过10%,燃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甲醇自发点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清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14(4):347-354
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探讨了甲醇的热点火特性。实验中应用快速压缩机得到了温度与点火延迟期的关系。计算中采用了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压力、温度、产物及主要中间反应体的变化历程。对助燃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活化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CO、CO_2和H_3合成甲醇反应的模式尚未能得出一致的观点。分歧主要在于合成过程中CO_2的作用。至七十年代中期,看法较为一致的模式为近年来,苏联学者采用动力学实验法和同位索示踪原子法对苏产CHM-1铜基催化剂进行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模式因而,为阐明甲醇合成反应模式,就必须阐明究竟甲醇是由CO、还是由CO_2 直接生成的。这不仅对于甲醇合成过程的优化,而且也对含CO_2工业废气的综合利用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在对国产C_(301)(Cu,ZnO和Al_2O_3组成)铜基催化剂进行动力学考察的基础上,研究CO_2在合成甲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压力5MP3,温度218—260℃,接触时间0.16—3.5秒,分别对仅含CO_2或CO和含CO、CO_2三种起始反应混合物气体进行了合成甲醇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是一复杂的过程。对于含CO_2、H_2、Ar的混合物,由CO_2可以直接合成甲醇, 对含CO、H_2和Ar的混合物,甲醇由CO直接合成;而对既含CO_2又含CO 的混合物,甲醇同时由CO和CO_2合成。 相似文献
20.
在高比例甲醇汽油里加入复合添加剂,促使甲醇汽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里的雾化和催化分解,以改善燃烧性,经过没有专门改装过的东风EQ140型汽车发动机的台架试验,东风EQ140型载货汽车、大客车和北京BJ212型吉普车一万多公里道路行驶试验,在冷起动性、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等方面,获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