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7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300篇
教育与普及   2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623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复合氧化物的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CuO-CeO2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以TEM,粒度二次分布,TG-DTA,BET,XRD和TPD等系统表征了材料的粒径、形貌、粒度分布、热稳定性、比表面,晶相和材料表面的吸、脱附性能,以甲烷为模型反应,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材料的催化燃烧活性,并研究材料的制备方法、焙烧温度和Cu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催化材料作对比,结果表明溶胶-凝胶制备的催化材料对甲烷燃烧呈现较高催化活性,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82.
化石燃料化学能释放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能的品位概念研究了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中化学能和物理能的能量品位关系,提出了化学能梯级利用的新机理.进一步研究了以甲烷为燃料的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揭示了化学能梯级利用现象,并对循环中化学能释放过程进行了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化学能间接释放方法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化学能,与直接释放方法相比,化学能释放过程所获得的热流(火用)增加2%-3%.得到的结果为燃料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提供了新认识,并为集成新的热力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采油中的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果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在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润湿热越大,越不容易被驱走;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热越大,越有利于自发渗吸,提高洗油效率;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焓变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相似文献   
84.
黄芪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改进了传统水煮醇沉从黄芪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提取,避免将多种物质同时提出, 使提取物的组成单一.第一次提取物的纯度能达到96%以上,且外观为白色,再经一次提纯后纯度可达到99% 以上.  相似文献   
85.
Norcardia Amarae菌吸附Hg~(2+)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Norcardiaamarae菌体对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吸附特性,并测定了菌体的ξ电位 pH曲线及其等电点数据·结果表明,Norcardiaamarae菌体对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该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2min以内就达到吸附平衡;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4 0~12 0),Norcardiaamarae菌体对Hg2+去除率均达96%以上,在pH>12 0时溶液开始产生Hg(OH)2,此时Hg2+去除率反映的不仅是生物吸附的效果,而且是沉淀与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吸附温度为23℃时,Hg2+去除率最高;用该菌吸附质量浓度为400mg/L的Hg2+溶液,Hg2+的去除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86.
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循环制冷的基础上,采用无阀机构连接优化设计后的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构建成新型无阀机构的太阳能冰箱.将该太阳能冰箱分别在实验室内及实验室外进行静态实验及动态实验,得出了系统在一定辐射能量后的对外性能特性.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为实用化的太阳能冰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床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其升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存在形态主要以难溶残余态存在,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4.20%,53.06%;(2)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河床沉积物对铬铜的吸附性能很强,且随pH的升高而略有增加,2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终点,pH=5时,残留量仅为[Cu^2 ]=4μg/g、[Cr^6 ]=11μg/g,随pH的升高和净度的增加而减小,但[Cr^6 ]、[Cu^2 ]升迁释放量很小,仅占总量的1.1%-0.9%和4.3%-1.9%;(3)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升迁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8.
以几种土壤锰结核为实验材料,采用平衡吸附法和化学选择溶提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氧化锰矿物氧化Cr(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N1>N4>N2>N5,与所含易还原性锰含量顺序不一致.换算成易还原性锰对Cr(Ⅲ)的氧化后,则其顺序为N4>N2>N1>N5.由组成供试锰结核的主要氧化锰矿物得知,对Cr(Ⅲ)的氧化能力:钠水锰矿>锂硬锰矿>钙锰矿,这可能与氧化锰矿物的结晶程度、晶体构造和Mn(Ⅳ)含量的差异以及Cr(Ⅲ)在氧化锰表面的吸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89.
高铁酸钾氧化处理水中苯酚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高铁酸钾去除苯本分类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提出了高铁酸钾去除苯本分类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90.
文章就纳米技术在空气及水污染控制中的若干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为改善燃烧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纳米材料用作发动机材料以提高其工作温度 ,或作为燃料添加剂来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 ,纳米材料还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来强化去除和降解空气及水中的污染物 .作为储氢及太阳能电池材料 ,纳米材料在可能导致最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新的清洁能源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