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88篇
丛书文集   166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本文报道了分别投喂含有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激素饵料对中国对虾精巢发育和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精巢发育,加快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和精子的过程;而17β-雌二醇的作用不明显。两种激素对中国对虾雌雄性比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2.
本文合成了4-(喹啉8'-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测定了该配体和4-(吡啶-2'-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它们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与Cu(Ⅱ)-bi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还合成了4-(喹啉-8'-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M酮配体,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并比较了这类带有功能性侧基的二氧四胺大环新型配体在水溶液中与Cu(Ⅱ)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和相应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63.
采用LiOH作催化剂,DMF为促进剂,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八苯基环四硅氧烷(P4)为单体,制备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其分子量可由加水或LiOH的量控制.未反应的P4可由石油醚-甲醇处理除去.  相似文献   
64.
以4-甲基-3-戊烯-2-酮为起始原料,经次氯酸钠氧化、硫酸酸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65.
烃源岩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海相地层的实际剖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烃源岩芳烃馏分中烷基二苯并噻吩和烷基苯并萘噻吩的相对丰度与碳酸盐矿物含量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不同岩性中含硫芳烃相对丰度的变化顺序是:碳酸盐岩>泥灰岩>泥质岩.在深度剖面上,二苯并噻吩(DBT)与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呈消长关系。4-MDBT和2+3-MDBT的相对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加.1-MDBT则随之下降,4-MDBT/1-MDBT值和2+3-MDBT/1-MDBT值能较好地反映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相似文献   
66.
报道了先致变色剂5-甲基螺嗪的改良合成,关键中间体2,3,3,5-四甲基-3H-吲哚由相应芳胺经Mohlau-Bishler反应制备。所需原料3-溴-3-甲基-2-丁酮由相应酮在四氯化碳中,无催化剂条件下与溴反应制得。改进了由5-甲基费歇尔碱和1-亚硝基-2-萘酚制备目标分子的操作方法,对有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研制出光致变色油墨。  相似文献   
67.
用Nafion膜固定的N-甲基吩嗪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介体,成功地研制了成了电流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干扰物质对此生物传感器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此生物传感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H2O2线性响应范围为0.6μmol/L-2.5mmol/L,响应时间少于30s。  相似文献   
68.
以HMGR酶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研究了Couette式反应器中0.3 Pa层流剪切力作用后悬浮培养的对数期东北红豆杉细胞HMGR酶基因转录情况.结果显示,在对数生长时期,未经剪切处理的悬浮培养虹豆杉细胞HMGR基因转录水平呈增长趋势,而剪切处理后的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HMGR基因转录水平则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对相应细胞生物量的测定结果也显示出类似的变化.以上结果说明在对数生长时期施加一定强度的剪切力,将使细胞生长发生停滞,谊生长停滞现象可能与因剪切所引起的HMGR基因转录水平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稳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库仑法研究了1,3-二甲基-5-亚硝基-6-氨基脲嘧啶(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机理,实验体系为pH 3的硫酸硫酸钾水溶液。结果表明,在镍电极析氢电位之前,在-0.7~-0.8 V(相对于Hg2SO4参比电极)ANDMU即发生加氢反应。随着pH值降低,还原电流增大,加氢反应速度增大,还原电位正移。反应受扩散控制,增大搅拌速度和提高温度都可以提高反应速度。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反应机理与在铂电极上的情况相似,都是溶液中氢离子在电极表面得电子生成原子态氢还原ANDMU的EC(电化学反应后耦联有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0.
NMMO工艺纤维素膜结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纤维素为原料,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非对称纤维素膜.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该工艺纤维素膜的结晶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铸膜液浓度、凝固浴温度及添加剂对膜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Ⅰ在NMMO.H2O中溶解并固化成膜后,得到的是纤维素Ⅱ,而不能形成纤维素Ⅰ;提高铸膜液中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及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用量都可使该工艺纤维素膜的结晶度增大,添加少量的NH4Cl致使纤维素膜的结晶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