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300篇
教育与普及   2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42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本报道了新型光学晶体1-苯甲酰基-3-(4-甲苯基)硫脲〔BMBT〕的单晶生长和倍频性能,用溶液降温法在氯仿溶液中长出柱状晶体,并对此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对晶体生长及倍频性能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平菇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其结果表明,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退化前,选择接近野生的培养基质,平菇生长快。通过人工选择筛选出正变株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3.
杜氏藻同步化生长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经12h光照和12h黑暗的光周期诱导,杜氏藻(Dunaliela)出现同步化生长.以0.05%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及高位(60cm)滴片,获得4种杜氏藻的核型.它们都是单倍体.染色体大多呈圆点状,极小.最长的染色体约为1.6μm,最短的染色体仅约0.5μm.染色体数分别是:D.parva16条,D.bioculata22条,D.peircei26条和D.minuta28条.只有D.peircei的第1至第4号和第7号染色体可见较明显的中间缢痕  相似文献   
124.
对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发现乙酸乙酯提取物显著抑制类前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5μg/mL.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DNA含量发现,25μg/mL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12~2Ah后,S期细胞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多,表明细胞周期中G2/M检验点被阻滞.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在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后,HL-60细胞中G2/M检验点相关周期蛋白p34^cdc2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5.
萧楠 《天津科技》2006,33(4):16-18
“引水马新肥稻粮,靳关碑记记沧桑,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寥寥数十字,描绘出津门古时千里幽燕稻谷飘香的动人场景。天津原为退海之地,地势平坦,再加上南运河水夹带着黄河从黄土高原携来的泥沙和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入津沽大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孕育出举世闻名的小站稻米。回首天津的水稻种植历程,悠悠千载,不过沧海一粟,旧日的风光已经成为一种纪念。而今天让天津人民引以为豪的则是杂交水稻的后起之秀——杂交粳稻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天津市科技奖励大会上,天津市农作物研…  相似文献   
126.
提出了用XML描述作物生长模型脚本的方法,通过引入组件技术构建出知识引擎组件,组件的结构是基于Observer模式的,可用不同的功能类来处理脚本中不同功能节点的信息.针对脚本中自定义的3种变量,开发了类似于C++的模板类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代码的冗余.知识引擎组件对象把生长模型的XML脚本作为自身的一个属性对XML脚本进行实时解释,驱动虚拟作物器官组件对象生长,使生长模型中的农学知识从虚拟作物试验系统开发平台和虚拟作物器官组件中分离出来.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多线程技术使知识引擎能够受外部控制,随时中断解释,以便于进行试验.通过一棵完整玉米的虚拟生长过程,验证了所提知识引擎能使作物形态的数学模型与作物形态显示模型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7.
以葡萄幼苗为材料,用遮阳网营造弱光环境,研究了葡萄幼苗在弱光环境中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葡萄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弱光环境具有生态适应性,弱光环境下葡萄幼苗的比茎长和株高增加有利于葡萄尽快到达有利的光环境,而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其充分利用弱光环境中有限的光照。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葡萄幼苗叶片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8.
贾红梅 《甘肃科技》2006,22(9):219-219,224
近几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面积增长速度很快,但在生产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保护地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9.
沙棘生长规律及对土壤性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增祥  孟好军  阎春鸣 《甘肃科技》2006,22(10):220-221
通过对沙棘不同年龄阶段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了沙棘人工林的苗木生长、地上生物量、根系生长等的规律和特点,并分析了沙棘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Based on results of nannofossil analysis and 10Be dating in ferromanganese crusts M1-1 and A1-1 (no nannofossils were found in it),from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respectively,it is found that the crust growth ages from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agree well with those based on 10Be isotope analysis. Both crusts have three growth layers,and the oldest layer was deposited in Miocene at about 12.80 Ma. The maximum,minimum,and average growth rates of crust A1-1 (from the central Pacific) are 8.11,1.92 and 3.47 mm/Ma,and those of crust M1-1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are 2.93,0.47,and 0.94 m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