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苯胺不完全降解时中间代谢产物, 如邻苯二酚等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简便快速的苯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筛选方法. 从苯胺降解菌株AD9的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3个阳性重组子pDA1, pDB2和pDB11. AD和C23O酶活测定结果表明, pDA1和pDB11分别含有功能完整的苯胺双加氧酶或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编码基因. 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和拼接获得一个大小为24.7 kb, 含25个可读框的苯胺代谢基因簇, 其中含有17个基因与苯胺代谢有关, 包括调控基因tadR, 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簇tadQTA1A2B, 邻苯二酚间位裂解途径酶系基因簇tadD1C1D2C2EFGIJKL. 苯胺代谢基因簇两侧含有转座酶和IS1071序列.  相似文献   
92.
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藻类和藻毒素降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藻类和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7 d,源水叶绿素a为15.3~266.1μg/L条件下,人工介质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59.4%.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微囊藻毒素进行了检测,当进水总微囊藻毒素TMC-RR和TMC-LR分别为0.25~8.93,0.15~4.73μg/L,胞外微囊藻毒素EMC-RR和EMC-LR分别为0.13~0.68,0.02~0.11μg/L时,人工介质对TMC-RR,TMC-LR和EMC-RR,EMC-L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8%,93.7%,42.2%和68.4%.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图谱发现,人工介质上富集有大量的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溶藻细菌.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可有效降解太湖水体中的藻类和微囊藻毒素.  相似文献   
93.
16种EPA-PAHs复合污染土壤的菌群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富集筛选获得一组PAHs降解混合菌群和3株降解单菌,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混合菌群的组成,对16种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同时考察混合菌群和单菌株在PAHs复合污染土壤中的生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群主要由3株已分离获得的降解单菌和5株未可分离培养的单菌组成;经过30 d的生物修复,混合菌群对土壤中总PAHs的降解率(54.17%)高于单一菌株(28.40%,31.95%,24.64%),并且对高相对分子质量PAHs的降解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4环、5环、6环PAHs的降解率分别可达到71.26%、39.76%和42.86%;利用混合菌群来修复16种PAHs复合污染的土壤,可以避免一些未可分离培养的关键菌株的丢失,使PAHs的降解更加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94.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车间排污口取样,经分离,筛选出菌株M-4,通过对该菌株菌落形态及18S rDNA基因扩增序列分析,鉴定为链格孢属.菌株M-4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降解7,d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定量分析,降解率达71.3%.对菌株生长特性研究表明,在相同接种量下,菌株M-4在含废弃蓖麻基润滑油12%的培养基中仍能较好地生长,并将其降解成污泥状,表明菌株M-4能在含油量较高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具有研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一株降酚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降解苯酚的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鉴定,确定为无色杆菌属。对不同温度、pH值、盐度以及不同苯酚质量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30 ℃、67 h内完全降解600mg/L的苯酚,并能对1000 mg/L的苯酚起到降解作用;在温度为30 ℃、pH=7、盐度为0.3%时,该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96.
用摇床培养实验方法,研究聚环氧琥珀酸(PESA)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接种物浓度为2g/L,而PESA浓度分别为800和50 mg/L时,PESA的生物降解率分别可达到52.56%,90.53%;当接种物浓度为0.1 g/L,而PESA分别为500和50 mg/L时,PESA的生物降解率分别可达到71.32%,84.05%.同时还做了PESA与其他阻垢剂的生物降解性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降解性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很大关系,分子结构决定聚合物的降解快慢及其能否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97.
SDBS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纯化和研究SDBS降解菌的生物学及降解特性,通过富集、分离与纯化,从长期受洗涤剂、除草剂和有机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4株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这4株菌分别为2-1,2-2,C-1和X-4.在选定的最适条件下,测定了4株菌对SDBS的降解能力.SDBS质量浓度达500 mg/L时,菌株2-1仍能很好地生长且继续进行降解,SDBS的降解率达到了94.78%;菌株2-2的降解率为91.09%.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各种处理方法.研究了环境中的自然降解、吸附法、生物降解、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四溴双酚-A的降解性和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溴双酚-A(TBBPA)主要应用于印刷线路板及ABS、HIPS等多种材料的阻燃,这是目前全球用量最大的溴化阻燃剂。由于它的大量使用和生物富集性,已经在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样品中被检测到,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持久性和毒性的化合物。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其生物降解、光降解性及毒理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
东方伊萨酵母降解木糖醇发酵抑制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存在于半纤维素水解物中6种主要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用HPLC-DAD建立检测方法,分析东方伊萨酵母对这些抑制物的降解活性、代谢途径,以及生物脱毒处理对热带假丝酵母木糖醇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伊萨酵母能直接利用醋酸,将芳香醛还原为相应的醇,含有裂解芳香环,最终将其彻底降解的复杂酶系。东方伊萨酵母对抑制物:醋酸4000mg·mL-1、糠醛400mg·mL-1、香草醛90mg·mL-1、对羟基苯甲酸40mg·mL-1、阿魏酸100mg·mL-1和愈创木酚30mg·mL-1脱毒发酵80h的降解率分别为100%,100%,100%,14.3%、65.8%、78.6%,木糖醇发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经生物脱毒处理之后的醋酸、糠醛、愈创木酚、阿魏酸培养基,再用热带假丝酵母进行木糖醇发酵的产物生成速率(木糖醇g.L-1.h-1)分别为2.67,2.66,2.72,2.66,基本达到了商品木糖培养基的木糖醇生成速率水平(2.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